顾我则笑

“人生问题的解答在于对这个问题的消除。” 当你不再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或许就意味着你已经找到了答案。

mintleef:

存档灵魂:




【文】林欣浩


 


001、
苏格拉底的人生比较简单,概括起来就两句话:他喜欢问别人问题,然后被判死刑了。


002、
苏格拉底到底是哪里得罪人了呢?按照后人的记录,苏格拉底一辈子做得最多的事就是问问题。当然他不是像一般人那样提问。他专挑别人的漏洞,每次都能把对方问得头昏脑涨。那么,人民陪审团坚持判苏格拉底有罪,只能说明一件事。人民真的想让他死。


003、
审判苏格拉底的人民陪审团有多少人呢?500人。多少人判苏格拉底死刑呢?360票比140票,高票通过。苏格拉底的案件常常被现代人当作“民主暴政”的例子,说明“多数人的民主”在错误的引导下也会做出邪恶的判决。


004、
实际上,苏格拉底的追问方式已经包括了哲学思考的全部要素。如果苏格拉底追问的对象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那他就和传统意义上的哲学家没什么区别了。但是芝诺有—个著名的比喻,说人的知识好像一个圆圈,知识越多,圆圈的周长就越长,就会发现自己越无知。所以苏格拉底这个当时雅典最具智慧的人,就是认为自己最无知,乃至于他觉得自己的回答无足轻重,必须通过向其他人间问题的方式来求知。这条“越聪明越谦虚”的规律看上去没什么问题,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对方明明很聪明,还偏偏非常谦虚,那不是越发可气吗?


这么看来,苏格拉底身上拥有好几处讨人厌的地方:首先,他总说别人不乐意听的;其次他还总占理,然后把你说服了吧,他还在那儿假谦虚;最后还是一硬骨头。简直把知识分子讨人厌的毛病都占全了。


要说雅典人民也够仁义的了,本着劳动人民的憨实劲儿,没喊两句“砸烂苏格拉底的狗头”,再一脚给踹进太平湖里,就不错啦。但你要以为苏格拉底就这么点讨人厌的本事,那就太小看他了。关键在于苏格拉底那永远质问的劲头。


我们普通人为什么要研究哲学?我在本书前言里说了,这关系到我们个人的哲学问题是: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但关键是,这些问题宗教都已经回答了呀。只要臣服于宗教信仰,每个人不就可以立刻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了吗?苏格拉底生活的年代,遍地都是神庙,只要随便找个神仙问一问,困惑的时候找神职人员聊会儿天,一切人生问题不就都轻松解决了吗?而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哲学讨厌分子在干什么呢?他们在破坏这一切!


他们坚持说宗教的答案都不可信,可又认为自己无知,不肯拿出答案。这等于把劳动人民从宗教的温柔乡中一把拖到了冰冷无情的现实里,任由老百姓失去精神依靠,在旷野中哭天号地,他们还撒手不管了!可见,哲学既讨厌又无用。要不是雅典人民本着物尽其用的节省精神,生生给哲学找出一个用处来,这哲学还真就没理由被保留下去了。


005、
奢侈是什么?贵而无用就叫奢侈。而哲学这玩意儿超级无用。所以那个时代的人们一听说你是学哲学的,都狂羡慕。人家想:这人家里得多富裕才敢往哲学身上糟践钱啊。


006、
“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我们说,可爱的皇帝没有能耐,有能耐的皇帝不可爱。秦始皇属于后者,亚历山大属于前者。


007、
哲学家永远学不会讨好独裁者。亚里士多德晚年对亚历山大的一个死刑判决提出抗议。亚历山大给他老师的回应是一个赤裸裸的威胁,他说:我也有能力处死一名哲学家。


008、
对 于 知 识 来 说 , 宽 容  永 远 代 表 着 光 明 。


009、
我们要讲的,是一个拥有罗马公民身份的犹太人。他叫保罗。他将改变世界,也将永久改变哲学的境遇。


010、
犹太教和基督教并不是同一个宗教。首先是在犹太人中产生了犹太教,而基督教是从犹太教中发展来的。犹太教和基督教都信奉上帝,也都相信会有救世主来拯救他们(“基督”和“弥赛亚”是一个词,都是“救世主”的意思)。区别是,基督教认为救世主就是耶稣,而犹太教不承认耶稣是救世主,他们认为救世主还没有到来。


在对待经文上,两者都信奉《旧约》,但只有基督教相信《新约》。《旧约》和《新约》的区别大致在于,一个是记录耶稣降生之前的事,一个是记录之后的事。


保罗和耶稣处于同一个时代。早年的保罗是犹太教徒,他听从教长的指示,积极迫害基督徒。据《使徒行传》的记载,有一天,保罗在追捕耶稣门徒的路上突然见到天上发光,听到耶稣对他说:“为什么要逼迫我?”保罗大惊失色,眼睛失明,直到三天后才恢复视力。


011、
只 有 弱 者 在 面 对 强 权 的  时 候 , 才 有 质 疑 权 威 的 需 要 。


处于被歧视地位的基督教正需要希腊哲学的帮助。保罗有深厚的哲学功底,他将哲学的思维方式应用到传教中,撰写了大量的神学文章。这些文字后来被称作《保罗书信》,成为《新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保罗之后,还有很多基督教的传教士把哲学当作了传教的武器。正因为他们的工作,基督教才拥有了完善的理论基础,和其他宗教相比,它获得了巨大的优势。同一时期的其他宗教在历史长河中大都衰落了,只有基督教最终成长为世界性宗教。


在哲学史上,这时的哲学被称作“教父哲学”。


帮基督教宣传这事,对于哲学来说既好也不好。好的地方在于,这回是显了哲学的大能耐了。基督教对世界影响深远,起步阶段的汗马功劳就是哲学立下的。


不好的地方在于,宗教和哲学在根子上是无法协调的。宗教要求信仰,哲学要求怀疑,两者相悖。要不苏格拉底也不能被控诉不敬神。和宗教结合在一起之后,哲学注定无法发挥自己事事怀疑的真能耐,只能沦为宗教宣传的幌子。


012、
奥古斯丁早年信仰摩尼教,还沉迷肉欲享乐,有过几个情妇。年轻人嘛,控制不住很正常。他曾经祷告说:“给我贞洁,但不是现在!”但在本质上,奥古斯丁是一个有着宗教追求的人。内心里,他希望能克制欲望,获得更高级的精神追求。可是咱都知道,克制欲望哪儿那么容易啊。王尔德说过:“我能抵抗一切,除了诱惑。”临考前徘徊在网吧门口的同学们,减肥时反复开关冰箱门的姑娘们,最能理解抵抗诱惑时的痛苦和投降后的懊悔了。


013、
奥古斯丁的贡献之一,就是解决了一个长久困扰基督教的逻辑漏洞:《圣经》说上帝是全知、全能和全善的,那为什么会允许人间存在这么多丑恶和痛苦?


我们知道,《圣经》里说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禁果,违反了上帝的禁令,所以被逐出伊甸园,所以人类才会开始无尽地受苦。但上帝是全知的,不仅知道过去所有已经发生的事情,还知道未来所有即将发生的事情。那么前面那个问题就可以问成:上帝既然知道亚当和夏娃会偷吃禁果,为什么一开始不去阻止他们?奥古斯丁的解释是,关键在于自由。


上帝给了亚当夏娃和人类自由意志,所以也必须让人类有作恶的可能。更具体地说,上帝是善的,而上帝的善表现在上帝对人类的行为要进行公正的赏罚。既然要赏罚,前提是人类必须拥有自由意志,必须有能力自己选择行善还是作恶,否则人类就不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上帝允许人类有作恶的自由。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在上帝看来,自由比善更重要。


014、
宗教天生拒斥思考。有个教父哲学家有一句名言:“上帝之子死了,虽然是不合理的,但却是可以相信的。埋葬以后又复活了,虽然是不可能的,但却是肯定的。正因为荒谬,所以我才相信。”这话常被人总结为:“因为荒谬,我才相信。”


015、
现代著作家威尔
杜兰就把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比作希腊人留给基督教的“特洛伊木马”。总有一天,苏格拉底的讨厌精神也会让教父们抓狂的。


016、
从尼禄开始,罗马帝国就断断续续地迫害基督徒。他们用刀杀、用火烧,有时直接把基督徒扔到斗兽场里喂野兽。然而,相信死后会进入天堂的基督徒们无所畏惧。无所畏惧。当他们被判火刑的时候,他们对行刑者说:“我遭受的火刑不过只燃烧一小时而已,而等待你们的,将是永不熄灭的地狱之火。”


017、
有句俗话叫“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其实还可以说一句话:“必须用暴力解决的问题都是解决不了的问题”。
当强者对弱者使用暴力的时候,正说明强者没有别的招数可用了,也就说明他离失败不远了。政权屠杀革命者,说明政权快要灭亡。革命者反过来屠杀群众,说明革命即将失败。朱元璋拼命屠杀官员,结果崇祯临死的时候还是要感慨“诸臣误朕”。


018、
哲学不可能讨基督教的好。“讨论地球的性质与位置,并不能帮助我们实现对于来世所怀的希望。”更何况哲学还是一门喜欢怀疑的学问,这更让教会无法容忍。


019、
罗马城中,住着人类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位女数学家、哲学家希帕蒂娅。她曾经在哲学的故乡雅典学习过,在当时就拥有很高的声望。她和父亲一起校订的《几何原本》成为流传到今天的《几何原本》的主要来源。在宗教冲突激烈的时代,她不带宗教偏见,教着包括基督徒在内的各种宗教学生。据说她的外貌非常美丽,当时很多人追求她,而她一律以“ 我 已 经 嫁给 了 真 理 ” 而回绝。


020、
我们顺便总结下希腊哲学传播的曲折道路。首先,是希腊哲学家被基督徒驱逐,来到叙利亚。在这里,希腊著作从拉丁文被翻译成叙利亚文。然后是“百年翻译运动”,阿拉伯学者把希腊著作从叙利亚文翻译成了阿拉伯文。然后希腊哲学到了西班牙,其中有的神父不懂阿拉伯文,就请人把希腊著作从阿拉伯文译为西班牙文,他再从西班牙文译成拉丁文。所以那时的希腊著作是从最早的拉丁文翻译成叙利亚文,再翻译成阿拉伯文,再到西班牙文,再到拉丁文。然后咱们能看到的,还得再翻译成中文,没准懒点的兄弟还是从英语版本翻译过来的。这是多么折腾啊。


021、
阿奎纳对基督教极其虔诚,在他著作旁边的空白处,经常可以看到他随手写下的虔诚祈祷的文字。但非常可贵的是,他并不认为信仰可以代替思考。他说:“来自权威的理论是最薄弱的。”没有这种精神,他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值得历史大书特书的神学家,顶多只能是一个普通的苦行僧。


不过到了晚年,阿奎纳经过一次神秘体验后,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写不出来的。与他的神秘体验中获得的启示相比,他写过的作品“都是稻草”。


022、
阿奎纳提出了五个方法来证明上帝的存在。这五个方法形式相近,我们只举其中一个最简单的,大致概括为:世上万事万物都要有另一个事物作为它的原因。那么必然存在一个最初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上帝。


这个思路很精彩,它能够完全靠逻辑推理,而不是靠神学教义来证明上帝的存在。我们之后要介绍的很多哲学学派,也是用类似的形式来证明,上帝是存在的。但是假如您和我一样,并不是虔诚的基督徒,那么这个证明还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


023、
实际上,用哲学去证明宗教,本身就有一个致命的漏洞。经院哲学家想得挺好,他们用哲学去证明宗教,为的是让宗教也能符合理性的考验。但是别忘了,怀疑是哲学的核心精神。


024、
而 说 到 辩 论 , 哲 学 要 说 第 二 就 没 人 敢 说 第 一 了 。


025、
实 际 上 , 哲 学 的 传 承 浸 满 了 鲜 血 。


026、
“那就把他们都杀光,让上帝去分辨谁是他的子民。”


027、
对于文明来说,一国的兴亡不可怕,可怕的是焚书,是毁掉学校,是用暴力消灭言论。而让人民获得幸福的方法,就在于千百万文弱书生舍去生命保护一本本书、一张张纸。敬字惜纸,这不光是书呆子的任务,这更是文明之路。


028、
比如基督教说上帝创造了世界。就有人问:“那上帝在创造世界之前在干什么啊?”——谁知道在干什么啊,人家上帝也不能什么事都跟你说啊。被问急了,基督徒就没好气地回答:“上帝在给你们这些异教徒准备地狱呢!”回答挺唬人,但总这么回答也不是个事,这时候就只能让哲学上场了。


029、
历史上有一个规律,在斗争中,哲学总站在弱者的一方。这是因为哲学讲思辨,讲道理,而只有弱者才会去讲理。强者不需要讲理。这也是因为,哲学继承了苏格拉底讨人厌的疑问精神。只有弱者在面对强权的时候,才有质疑权威的需要。


030、
中国人对待宗教有更多实用主义的倾向,信宗教大多是为了要点好处。
而且佛教说的是因果报应,就算你不信佛,多做好事也可以有好报。不像基督教讲人有原罪,光做好事没用,你不信仰基督不受洗就进不了天堂。中世纪的教会认为,刚出生的婴儿如果没来得及受洗就夭折了,那也是要下地狱的。


031、
“ 仆 人 的 仆 人 不 是 我 的 仆 人 。 ” 


032、
不少西方人生硬地把各种宗教特征安在儒家文化上。比如看见中国人祭孔祭祖,就说“儒教”不也有神灵崇拜吗?其实呢,虽然咱们也有“儒教”这说法,但和西方人概念里的宗教大不一样。中国人拜孔子,是普通的崇拜,并不是当神佛信仰。而且就算是真正的神灵,中国人的崇拜也是马马虎虎的。中国人过年敢用麦芽糖去封灶王爷的嘴,感觉灶王爷就跟胡同口儿那个见谁都打招呼、一下雨就满街喊收衣服的居委会大妈似的,哪有半点上帝的神圣感啊。中国民间还有“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之类的俗语,直接拿神灵调侃。


中 国 的 市 井 小 说 就 更 猛 了。


033、
历史忠实地履行着诗人海涅的那句名言:在他们开始烧书的地方,他们最终会烧人。


034、
马丁
路德是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作为神学院学生,拥有神学博士学位的人,他的工作是思考。思考就必须怀疑。


035、
罗马教会认为,外在的行为很重要。而马丁・路德认为,内 心 的 信 仰 比 外 在 的 行 为 更 重 要 。


036、
很多基督徒都舍得在教堂上花钱。教堂就拼了命往好里盖,以至于一个教堂盖上几十年都是常有的事。随便举几个著名教堂的修建时间:罗马圣彼得大教堂(重建):120年。巴黎圣母院大教堂:182年。比萨大教堂:287年。科隆大教堂:632年。还有一座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圣家族大教堂,从1882年,也就是光绪年间就开始造,直到今天还没造好。现在还有一堆吊车工人在那儿使劲干呢。


037、
这种情形连哥伦布都看不下去了,他说:“凡拥有金钱者,就具有使灵魂进入天堂的权力。”基督教原本是贫穷者的宗教。耶稣说:“骆 驼 穿 过 针 眼 , 比 财 主 进 神 国 还 容 易 呢 。 ”


038、
用《动物庄园》的话来说就是,猪庄严地宣布:在这个庄园里,每一只动物都应该平等地遵守法律。但 动 物 们 却 发 现 : 法 律 只 有 猪 才 看 得 懂 、 有 解 释 权 。 


039、
用威尔・杜兰的话说:“每一次收获乃是大地的奇迹与苍穹之杰作”。


040、
一言兴邦,这个千百万文人的终极梦想,路德做到了。他用一支笔就改变了世界。


041、
最初的加尔文是个虔诚、博学、勤奋的教徒。他生活简朴,不为金钱所动。敌人用金钱贿赂他,他嗤之以鼻,甚至坚决反对提高自己的俸禄。他勤奋耐劳。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其余的时间都用来工作,从来没有休假。连他的敌人、天主教教皇都夸奖他说:“好个异端,只爱工作不爱钱。如果他能为我所用,我相信天主教定可囊括四海。”


042、
宗教只会把哲学当作获权的工具,一旦取得胜利,就会毫不犹豫地把哲学扔到一边。


043、
一个真正完美的世界,是一个没有裁判所、人人博爱平等的世界。


044、
我们不需要了解真正的哲学理论,就已经在“享用”哲学家们的思考成果了,并没有什么精妙的哲理是独独藏在哲学著作里,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享受不到的。你想,假如这世上存在一种让人易于接受的,又能给人带来好处的道理,人们没有理由不把这个道理改写得通俗易懂,然后拼命到处传播呀。


045、
为什么苏格拉底宁愿死,也要怀疑?为什么我们放着现成的快乐不享受,非要亲自学哲学?因为我们是人,不是动物。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要思考。而怀疑是思考的起点,也是思考成果的检验者。怀疑的最大作用在于能避免独断论,这样才能引导我们寻找正确的答案,免得我们轻信一切未经证实的结论。


046、
最 初 的 光 恰 恰 从 最 黑 暗 的 地 方 亮 起 。


047、
商 业 和 哲 学 很 有 关 系 。 商 人 善 于 谋 划 思 考 , 因 此 孕  有思 辨 精 神 。


048、
这就是名言“我思故我在”的意思。这句话虽然很有名,但是经常被误读。有的人以为,这话的意思是“我存在是因为我思考”,更有人引申为“人生意义就是去思考,不思考人就无所谓存在不存在了”。这些解释都是错的。“我思”和“我在”不是因果关系,而是推理演绎的关系。即:从前者为真可以推导出后者为真。也就是从“我思”为真,可以推导出“我在”为真。而不是说“我不思”的时候就“我不在”了,在不在我们不知道。


049、
“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这话意思是:周公与蝴蝶肯定有区别,这就叫“就叫“物化”。


050、
“度高者重表,测深者累矩,孤离者三望,离而又旁求者四望。触类而长之,则虽幽遐诡伏,靡所不入。”不入。”我靠,这是首诗好不好?如果当年的牛顿也是照着这个风格写《原理》,把力学定律通通藏在十四行诗里,他们英国人能赢鸦片战争鬼才信呢!


051、
而西方哲学完全相反,不讲究用词是不是优美、意境是不是深远,完全走的是扎扎实实的推理道路。“我思故我在”是按照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严谨得如同数学公式,却缺乏中式哲学的韵味,更不会让人误以为其中包含什么安邦定国的深意。哪像中国典籍,说“微言大义”,几句话就能涵盖无数道理,半部《论语》就能治天下呢。


052、
所以,西方哲学家们一点儿情调都没有,讨论问题的方式都是抬杠、抬杠再抬杠:你敢写“道可道,非常道”,他就非要拉住你问:“你给我定义一下‘道’。”你敢回答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他就继续追问:“你给我定义一下‘阴’和‘阳’。”一如当年的苏格拉底那样讨厌。


053、
现在我们的哲学事业已经有了原则。即:我们的结论必须能经得起各种怀疑,这样才能保证它真实可信。这也是科学研究的原则。


054、
“形而上学”这个词英文是metaphysics,它的来历是这样的:话说回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是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写过很多的著作,从哲学到物理学,涉及了很多学科。但是那个时候没有现代学术界“哲学”“物理学”这样的分科。亚里士多德是写痛快了,想研究什么就写什么,可给整理他书籍的后人犯愁了。这么一大堆包罗万象的著作,该怎么分类、命名呢?


一个叫安德罗尼柯的人想了一个好办法。他用“研究有形体的事物”和“研究没有形体的事物”,把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分成了两大类。前一类著作编在一起,起名叫《物理学》。后一类作品,也就是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作品,也编在一起,放在《物理学》的后面。当时没有合适的名字称呼它们,安德罗尼柯一看怎么办呢,就给起了一个名叫metaphysics,意思是“物理学之后”。安德罗尼柯起这个metaphysics的原本目的,应该是他没有现成的词汇可用,于是就说这部分著作是“是“编排在《物理学》之后的内容”。


但这个词的含义也可以引申成“物理学之后的学问”。也就是说,形而上学研究的是那些高于物理学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学问。这就是“形而上学”这个词最早的来历。


055、
第一个定义是说,超过我们感知之外的那些无形的东西,是“道”。“道”,就是“道理”的“道”,指的是“道理”“概念”这些抽象的东西。老子说“大道无形”,就是这个意思。第二个定义是说,我们能感知到的那些有形的东西,是“器”。“器”是“器具”,就是指“东西”“物质”。让人拍案叫绝的是,《易经》的这句话,和安德罗尼柯的思路是一模一样的。《易经》的“道”,对应的就是安德罗尼柯的metaphysics。《易经》的“器”,对应的就是安德罗尼柯的“物理学”。


于是日本哲学家井上哲次郎先生在看到metaphysics这个词后,联想到《易经》,把metaphysics翻译成了“形而上学”。简直是“信、达、雅”的最高境界。


056、
我们现在所说的“形而上学”,可以简单地理解成是用理性思维去研究那些能统一世间一切问题的“大道理”。就像笛卡尔希望的那样,要寻找到一个能高于客观世界、统领一切事物的真理。比如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样子的啊、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啊之类的问题。


057、
笛卡尔只知道自己的意识存在,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存在不存在。这个结论暗含了一个前提,那就是:他把我们讨论的世界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我们自己的心灵,一个是心灵之外的部分。


058、
二元论有一个比较庸俗的用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躲避痛苦。按照二元论的观点,我们的精神世界是独立的,那么外部世界对我们的影响仅仅在于感官体验。其余的精神体验都属于我们自己的心理活动。比如说,有人打了我一下。这个事件对我只有两个影响:肉体上的疼痛是感官体验;随之而来的屈辱是心理活动。


这也就是说,我们遇到的所有痛苦都可以分成两类:感官上的和精神上的。感官上的痛苦并不难忍受。因为感官体验是相对的,快乐得到得越多,人对快乐就越不敏感,就越难以忍受痛苦。反之亦然。这就好比富翁吃鱼翅不会觉得多快乐,但是饿汉吃一口饱饭就能感到无上幸福。所以只要不是即将死亡,忍受感官上的痛苦总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回报。


更进一步说,二元论能帮助我们的关键是:我们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是无敌的,而一切体验归根到底都是精神体验。在一般人的观念里,外部世界的痛苦令人恐惧,我们不得不一边使出浑身解数躲避这些痛苦,一边还要为了它们可能的到来而惴惴不安。但是,外部世界并不由我们随心所欲地控制。当我们为了趋乐避苦而硬要控制外物的时候,一方面我们要承受巨大的压力(我们物质生活中的压力全部来源于此),一方面我们永远都会遇到失望和挫折。


059、
这是什么境界?说不好听了,这是阿Q的境界;说好听了,这叫“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这是九阳神功的境界。


060、
对 人 伤 害 最 大 的 其 实 不 是 一 时 的 痛 苦 , 而 是 对 未 来 痛 苦 的 恐 惧 。


061、
实际上,当我们在乎外人感受的时候,就相当于我们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寄托于外物。我们既不可能控制一切外物,也不可能让他人的感受总符合我们的意愿。因此不仅是二元论,其他自我安慰的手段,对于我们所关心的人都有些束手无策。


062、
假设我们只停留在“我在”的阶段,我们只能确认我自己存在,外界的一切存在不存在我不知道,这就叫“唯我论”。


063、
当你思考“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时候,唯我论永远立在一旁幽幽地望着你。挥之不去。


064、
此时张爱玲写道:“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这段话是典型的唯我论和目的论。一场仗全是为自己打的,这种话千万别随便跟人说。


065、
不光勇敢,笛卡尔还很有风度,据说有个人因为争抢女人要找他决斗。笛卡尔只说了一句话,就消除了那情敌的敌意。笛卡尔对他说的是:“你的生命不应该献给我,应该献给那位夫人。”


066、
“自以为她既然是君主,有权浪费伟人的时间”(罗素语),


067、
斯宾诺莎教过的学生写信骂他说:“你是世间可悲可怜的小人,而且是供蛆虫享用的尸骸和养料。”


068、
“人们谈到斯宾诺莎,就好像他是一条死狗。”


069、
斯宾诺莎回答说,我的确需要金钱,但“我只将我的著作献给真理”。


070、
所以,斯宾诺莎承认上帝,但他心目中的上帝不是基督教或者犹太教中人格化的上帝,而是无所不在的实体。


然而我们也可以理解,斯宾诺莎的世界观给他带来了强大的信念。简单地说,世间万物皆为上帝,我自己也为上帝的一部分,那么我与上帝同在,自然充满无限的力量。其他人即便与我作对,他们也是上帝的一部分,他们的行为也都是上帝的意志(这点和基督教是相同的)。


所以无论外人如何对我,我都应该坦然接受。复杂地说,实体永远存在,我属于实体,那么我也可以永远存在。即便肉体消失了,我也是实体的一部分。而且我和世间万物都是一体的。从这个设想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无限的力量和安全感,也就什么都不怕了。


071、
哲学史上有个不难理解的现象,生活越是困苦的哲学家,他的学说就越关注个人幸福。反之,生活富足的哲学家,学说更容易脱离现实。斯宾诺莎就是典型的前者。


072、
那科学家们是靠什么搞研究的呢?靠归纳法。


073、
归纳法的意思是,人们通过观察多个个别的现象,总结出普遍的规律。比如人观察到,每一次把石头扔出去,最后石头总要落地。那么他就能总结出“空中的石头总会落地”这么条规律来。事实上,我们今天取得的所有科学成就,都是综合使用归纳法和演绎推理的结果。


074、
无根之木——科学派对数学派的攻击非常准确。但是数学派没有含糊,他们也找到了科学派的弱点。这个弱点就是,科学派没法保证结论的可靠性。


075、
所以,科学得出的真理顶多是一种概率真理。科学家不断做实验,顶多是把科学理论正确的概率提高了一点,却永远不能保证科学理论绝对正确。


076、
假如哲学是一座通向终极真理的巴别塔的话,那么理性主义者的塔高耸入云,每搭建一次,都似乎马上可以触摸到天堂。但是这座塔的根基却是几根破木头,经验主义者们经常溜达过来,随便踹上几脚,这座塔就塌了。


经验主义不同,他们的塔盖得极为结实。但是由于能力有限,他们只能零零散散地在各地建造一些矮塔,这些塔既连不到一块,又没法盖得很高。因此经验主义者们的塔虽然结实,却根本没法满足人类的要求,盖得再多也没有用。


077、
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078、
我想,这也许是因为数学既不像文科那样需要生活经验的积累,也不像物理、化学那样需要实验数据,所以最容易体现出少年的天才头脑来。


079、
莱布尼茨是理性主义者,自然他也是使用先公设后推理的那套过程。莱布尼茨的公设是这样的:物质是占据空间的对吧?那么只要是能占据空间的东西,就可以被分成更小、更简单的东西。物质无限地分下去,最后剩下的,一定是不占据空间的“东西”——要是占据空间就能再分下去了。这“东西”不占据空间,所以它不是物质。所以它是精神。所以一切物质都是由精神组成的。


080、
牛顿热衷于做实验,他的成就也都来自于实验,因此他有一句名言:“我不发明假说”。


081、
简单地说,我们衡量某个学说、理论、定理是不是好用,有两个标准:第一看它能否准确地预测未来,第二看它是否足够简要。


082、
学会了这几条公式的人就可以指着天空说:星辰万物,皆服从于我。再庞大复杂的世界,也敌不过几个数学公式。就像英国著名诗人蒲柏在牛顿去世后写的赞诗中的词句那样:自然和自然律,隐没在黑暗中,神说“要有牛顿”,万物俱成光明。这不就是神吗?


083、
是不是我们头脑中的一切意识其实都不过是物质运动的结果呢?用物理学来解释包括人类意识在内的整个世界,这种观点就叫作“机械论”。机械论很好理解,我们在学校的时候都受过辩证唯物主义的训练。机械论就是除掉了辩证法之后的唯物主义,也可以叫作“机械唯物主义”。


084、
霍布斯说:“如果我读的书跟别人一样多,我就不会知道得那么多了。”


085、
或许有一天,人们发现解读世间万物的密码真的就存在于一组数学公式中,一切就都豁然开朗,人类对世界的见解就跨入了全新的时代。这梦想不切实际吗?在牛顿之前人们也没想过运动的规律原来可以这么简单呀。在我看来,机械论寄托了一个理科生对世界最美好的幻想:伟大的宇宙啊,你无论多么广阔多么复杂,终将归结于数学公式之中。机械论,也就是机械唯物主义,它对我们普通人最大的优点是,很容易被接受。


086、
机械论虽然可以条理清晰地解释这个世界,但是按照机械论的说法,人类不过是这个世界中可有可无的一件事物而已,和桌子板凳、花鸟鱼虫没有本质的区别。我们的意识不过是一系列物质作用的结果,随时可以消失,毫无永存的希望,更谈不上还有什么人生意义。就像世间的其他事物一样,存在就存在了,消失就消失了。这很容易推导出虚无主义和享乐主义。


087、
决定论的意思很简单,既然世间万物都可以用物理规律来解释,那么每一个事件之间必然要遵循严格的因果关系。如果人的意识是完全由物质决定的,那肯定也得服从严格的物理定律。那么,整个世界该如何发展,该走向何处,都是由自然定律决定好了的。就像人们根据力学可以预测星辰位置一样,人们也可以根据自然规律来预测未来所有的事件。


088、
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倚靠掷骰子获得随机数,但以物理学的观点看,骰子最终点数是被骰子的形状、密度和摇晃它时的手劲等一系列客观原因决定的,骰子的运动也得严格遵守物理规律。只要我们知道之前任何一瞬间的全部的物理数据,我们就可以计算出骰子最终的点数。普通人以为骰子是随机的,只不过是因为所有数据的计算量太大,超过了人类的能力而已。


089、
没有随机那就意味着一切都可以计算。
数学家拉普拉斯曾说,只要他拥有足够多的数据,他就可以按照机械定律推出未来世界的全部面貌。


090、
可怕的地方就在于,一旦我们接受了最严格的决定论,那就意味着人类没有了自由意志。
因为我们的意识是由组成我们身体的物质决定的。组成我们身体的物质又是由物理定律决定的。所以,我们头脑中的每一个念头,在前一秒钟已经被决定好了。如果我们这么一环一环地回溯回去,那么我们一生中的一切所思所想,其实都是在一百三十七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的那一瞬间就被决定好了的。


091、
决定论虽然会导致一些很荒谬的结果,导致人对待生活的消极态度。但决定论也能起到很强的安慰作用。唯我论把人看得最大,可以安慰人。机械论和决定论把人看得渺小,也同样可以安慰人。


092、
决定论和宿命论很像。用宿命论来安慰自己,是中国人的老传统了。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常会安慰自己说“这是命”。比如俗语说“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乱想没有用”,用来安慰人是很管用的。然而中国人很狡猾,遇到好事的时候就不说是“命”了,男女相聚,说的是“缘”。缘是什么?佛教概念里讲的是因果报应。遇到好事讲“缘”,意思就是说这是因为我之前做过什么好事,这是我应得的。但自己遇到坏事就像前面说的,不讲因果改讲宿命论。但等到讨厌的人遇到坏事呢,就又是因果了,骂人家这是“报应”,这是“活该”。那么,要是自己讨厌的人遇到好事了,中国人怎么办呢?多半心中暗骂:某某某你等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他又开始讲辩证法了!


093、
休谟认为,你们讨论“何事真实存在”之类的问题,实际上这些问题人类根本没有能力回答,所以你们才能怎么说怎么都有理,正反两面的观点都能成立。


于是休谟就说,你们都错了,错在你们讨论的问题超出了人的经验范围。“经验从哪儿来的”这个问题,我们根据经验回答不出来,所以,只能老老实实说不知道。所以在休谟这里,经验就是人的感觉印象。我感觉到了什么就是什么,至于这感觉从哪儿来的,是真是假,我不知道。


笛卡尔认为“我”是超越了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实在是太天真了。在休谟看来,“我”不过是后天学习到的一堆经验片段而已。真正有没有“我”呢?同志们,对不起,咱不知道!他比笛卡尔怀疑得还狠啊。


094、
休谟和笛卡尔一样被苏格拉底附体。他打算用怀疑论来抛掉前人所有不可信的经验。休谟想,有什么知识是切实可信的呢?他找到两种。


第一种,是不依赖于经验的知识。比如几何学,它自身是不矛盾的,完全符合逻辑规则,而且不依赖经验存在。我们前面说过,在现实世界中观察不到任何严格的三角形,但是我们仍旧有三角形这个概念。三角形不依赖外物存在。自然,像斯宾诺莎、莱布尼茨这些人的哲学体系,因为根基是可疑的,所以不在休谟的承认之列。


第二种,可靠的知识是我们自己感受到的经验,摸到什么、看到什么,这些都是可信的(当然,还是那句话,这经验是不是来自于幻觉我们先不管)。


休谟想来想去,觉得可信的知识就这两种,于是他很彪悍地说了一段话:我们去图书馆随便拿起一本书,问这些书中包含着数和量的抽象推论吗?包含着关于实在事实和存在的任何经验的推论吗?如果都没有,就可以烧掉,因为里面只有诡辩和幻想。


095、
刚才说,休谟认为只有两类知识是可靠的。一类是像逻辑和几何那样,既逻辑严谨又不依赖于外物存在的知识;一类是我们感官体验到的知识。


096、
休谟认为,人相信因果律其实是一种心理错觉,只因为我们发现两件事总在一起发生,我们就期待它们能再次一起发生。但这其中并没有可靠的根据。


097、
罗素有一个比喻,说假设农场里有一只鸡,每次一看到农场主来,就被喂食物,那么这只鸡就会以为农场主和给它喂食之间有因果联系。但结果有一天,农场主带来的不是鸡食而是一把猎枪,农夫把鸡杀了。换句话说,鸡通过观察发现,农夫和喂食这两件事总在一起发生,便以为其中有因果关系。但实际上,耗费它毕生时间得到的观察结果,仍旧不能证明这两件事之间有必然联系或者因果关系。


098、
统计学上有一句经典的话,“相关性不代表因果性”。


099、
休谟把一切都毁了。然后,休谟把哲学也给毁了。休谟有一句名言,说你怎么知道明天的太阳会照样升起。


100、
在康德以前,哲学家大部分都是业余的。因为那时的大学里还没有单独的哲学系,哲学都是在神学系的神学课上教授的。


101、
哲 学 的 一 切 都 是 从 怀 疑 开 始 的 。


102、
霍布斯的《利维坦》除了讲机械论外,还有一多半在讲政治。《利维坦》的政治理论里有一个观点,说当君主已无法再保护臣民安全时,臣民可以转向服从新的君主。
这个观点正好给事实上篡位独裁的克伦威尔提供了理论基础。所以霍布斯在英国受到了克伦威尔的保护。克伦威尔连英国国王都给弄死了,还怕什么教会势力?霍布斯自然高枕无忧。


103、
在历史上,我以为有两个人对基督教权威的打击最大。一个是牛顿,一个是达尔文。


104、
牛顿还通过复杂的公式计算出了世界末日的期限——2060年。


105、
接下来是属于德国的时代。康德终于来了。包括康德,以及后面的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叔本华、尼采、马克思、胡塞尔、海德格尔,还有对哲学影响颇大的爱因斯坦、海森堡。这个超豪华阵容全部都是德意志人。他们中有不少是犹太人。后来希特勒迫害犹太人,致使一堆超级智囊人士脱离德国国籍到英美去作贡献了。


106、
假如宅男这个行业要拜什么祖师爷的话,我觉得康德挺合适的。


康德却是个另类。在他漫长的一生中,只短暂离开过家乡的小镇一两次,最远只到过100公里外的地方。他几乎一辈子都蜗居在自己家里,而且终身未婚。其实康德有两次求婚的机会,但全都因为他的优柔寡断,结果错失良机——完全就是宅男的典范呀!


其实,康德早就在酝酿一部巨作。朋友们不断催他完成,但他本着宅男的拖沓性格和知识分子的优柔寡断,一直拖着不肯写完。这一拖就拖了十二年。


107、
想一想,这本《纯粹理性批判》里有的句子长到写满一页还没有写完。一整页的文字你在那读读读,读了五分钟还没遇见句号,那是什么感觉!


108、
我们集中关心一下他到底是怎么解决决定论和休谟怀疑论这两个大问题的吧。


109、
康德认为,我们应该把主客观世界的关系颠倒过来!
在康德的哲学世界里,所有的知识(也就是来自于物自体的知识)都要先经过人类心灵的加工,才能被人类认识。所以他自比哲学界的哥白尼,在他的哲学里,不是心灵去感受经验,而是心灵加工经验,心灵生产了经验。当然,这加工过程并不是任意的。


用白话说就是,康德认为,这世界(物自体)是人类永远无法真正认识的,人类看到的只是表象的世界。但是由于每个人对真实世界的表象方式(先天认识形式)都是相同的,所以人类看到的同一个东西的感受还是一样的,因此我们察觉不到真实的事物是否被扭曲了。所以这个世界观并不和我们的生活经验相悖。


110、
我们自己的意识就是物自体啊!


111、
因为在康德看来,人类的心灵会加工客观世界,所以他属于唯心主义。康德学说的说法叫“人的理性给自然立法”。


112、
康德构造的哲学世界看上去很复杂、很抽象,但其实非常有智慧。康德的解决方法是,他把世界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完全不可知,另一个部分则可以用理性把握。不可知的那部分因为永远不可知,所以对我们的生活没有什么影响。只要我们在可把握的世界里生活,理性就又恢复了威力。


113、
假如我们接受康德的世界观,我们就同意,这世上总有一些东西是我们无法认识的。我们只要安于在能认识的世界里生活就对了。


114、
就像康德的名言:“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115、
康德相貌丑陋,身高只有152厘米,如果你在马路上见到他,没准会嘲笑他外形猥琐。但在哲学史上,康德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巨人,是任何后辈哲学家都无法绕过的高峰。今天我们在谈论哲学的时候,无论讨论多么时髦、多么先锋的理论,都无法绕过康德。用叔本华的话说,


——任 何 人 在 读 懂 康 德 之  前 都 只 是  一个孩 子 。


116、


“奥卡姆剃刀”的大意是,理论应该尽可能简洁,理论中一切不影响结论的多余部分,都应该被剔除掉。


117、
“康德错了,物自体根本就不存在!”。就在法国大革命这一年里,黑格尔开始阅读康德的作品。不久以后,他将像法国大革命震撼欧洲皇室那样,震撼整个哲学世界。


118、
但黑格尔有才啊,咱是搞哲学的,咱不能现学现卖,写本哲学书挣钱吗?于是黑格尔一边写《精神现象学》,一边跟出版商签了合约,打算指着这本书吃饭。


但是呢,黑格尔有着和莱布尼茨、康德一样的毛病:认真、古板。他这《精神现象学》又不是一般的通俗小说,所以他坚决宁要质量不要速度,结果就拖稿了。


119、
晚上,黑格尔借着战场营地里的火光写完了《精神现象学》的最后几页。


120、
我们回顾整个哲学史,会发现在黑格尔那会儿,之前时代的哲学家们提出了一个个新的观点,每个人都自以为掌握了终极真理,结果又被下一个哲学家推翻。黑格尔对这种情况厌烦透了,他形容说,这样的哲学史如同堆满了死人的骸骨。他要终结这种情况。那么,之前的哲学家们问题都出在哪里呢?黑格尔认为,他们对于哲学的一个根本概念理解错了。


过去的哲学家们,也就是形而上学家们,他们认为认为真理是固定不变的,静等着人类去发现。说白了,这些形而上学家们都觉得这个世界上存在一个叫“真理”的固定的东西,就跟事先写好的考试答案一样,等我们去找到它。因此我们的教科书才说形而上学是孤立、静止地看待世界。


121、
问题是,研究“认识论”所使用的方法也是知识的一种,也有“研究它的方式靠谱不靠谱啊”的问题。就好比康德写了本《纯粹理性批判》,讨论理性思维是不是可靠的问题,可他在这本书里的思维过程也属于理性思维,也应该受到他自己的批判啊。


122、
我们今天对辩证法有一种庸俗的理解,说辩证法就是“看待事物要分两个方面”。别人批评一个现象,你非要说“要辩证地看这件事,这件事也有好的一面嘛”。这是对辩证法的极大误读。这不叫辩证法,这叫诡辩法,它的唯一作用是把所有的事实都捣成一片糨糊,逃避一切有意义的结论。这当然不是黑格尔的辩证法。


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什么意思呢?传统的逻辑,也就是我们一般人能接受的逻辑,都要遵守“矛盾律”。“矛盾律”的意思是,一件事不能自相矛盾,事物和事物之间也不能互相矛盾。“我长得漂亮”和“我长得丑”两者只能有一个为真,不可能同时为真。否则“我长得既漂亮又丑”这句话会让人感到古怪,无法理解。


可是黑格尔说,一个判断并不是世界的永恒真相。他认为,世界不是容不得矛盾的,而恰恰相反,到处都是矛盾,矛盾就是世界的本质。


123、
是正题和反题最终化为“合题”达到了协调,升华了。就是黑格尔的终极真理,黑格尔给它起个名字,叫做“绝对精神”。
黑格尔的辩证法认为,矛盾可以存在,矛盾必须存在,矛盾就是世界的本质。


在黑格尔看来,矛盾的东西是统一的,因此人的理性和客观世界之间虽然是矛盾的,但并不是割裂的,而是可以通过不断地辩证统一,最终成为一个合题。这样,人的理性经过辩证运动后,就能和客观世界合为一体。


黑格尔认为,整个“运动过程”才是终极真理。


124、
因为重视历史过程,黑格尔是第一个重视研究哲学史的人。今天人们学西方哲学的时候,公认最好的办法是先读一本《西方哲学史》才有资格再谈别的,这个风气就是从黑格尔开始的。


不过我们今天这么做的理由和黑格尔不大相同:我们的出发点是,哲学是门没有唯一的最终的正确答案的学科,每一个哲学大家的观点都是有道理的,都值得学习和了解。


125、
“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126、
黑 格 尔 是 形 而 上 学 的 巅 峰 。


127、
他说:“只有一个人理解它,而且甚至那个人也不懂得。”前面说康德的话太长,黑格尔也长。据说有这么个段子,黑格尔的名著《精神现象学》写完之后,歌德慕名去看。歌德刚刚看序言,就看到一大段话,歌德觉得这段话太荒谬了,他完全不同意,就把这本书扔一边再也不去看了。但这其实是因为黑格尔把句子写得太长了,只要歌德翻到另一页就会发现,那页一开始就写着两个字:“但是”。


128、
辩证法还说,所有的正题都有反题,这提醒我们要把事物和它的对立面放在一起综合来考虑。


129、
然而,这时候突然有一个人站出来对黑格尔破口大骂,而且骂得超级狠。


他说黑格尔是“一个平庸、无知、愚蠢、令人讨厌恶心的江湖骗子”。说黑格尔的哲学是“傻瓜喜爱的最空洞无意义的词语展示”“最讨厌的胡言乱语的废话,使人想起疯子的呓语”“不值一文的陈词滥调”“无聊的丧心病狂的叽叽喳喳,在此之前,这些话只有在疯人院里才能听到”“败坏了整整一代学人”等等。


这人还打听到黑格尔小时候喜欢看无聊的市井小说,于是他笑话黑格尔说,兄弟我小时候看的都是古希腊著作,黑格尔却看那么烂的书,什么品位啊。不光是黑格尔,这人连谢林和费希特都骂上了,说那两个人是吹牛大王。


不过这人这么跳脚骂,黑格尔也没搭理他。是因为黑格尔非常大度吗?也不一定。但是对于这个骂他的年轻人,黑格尔似乎没怎么着他,大概是因为这个家伙名气太小了,因为当他来到黑格尔任教的柏林大学的时候,黑格尔的同事们也基本没听说过他。那他来柏林大学干吗来了呢?——踢黑格尔的馆。


这孩子疯了。估计当时有不少人都这么想。大伙就打听,这人到底是谁啊?这兄弟是有背景啊,还是有靠山啊?打听出来了!这人叫叔本华,没什么背景,也没正经工作,工作,整天闲晃着。出过一两本哲学书,写的是什么,不知道,没人看过。


柏林大学请他来当教授这点没错。不过是编外的,没薪水。叔本华一来就提出一个条件:我要跟黑格尔同一个时间开课。看看是他的学生多,还是我的学生多!


130、
叔本华在25岁的时候写了他的第一本哲学著作《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


131、
叔本华崇拜康德鄙视黑格尔。


132、
叔本华曾赞美自己说:「一个天才是很难合群的,因为除了他的独白之外有什么对话能如此智慧而有趣呢?」


133、
前面说过,连黑格尔自己都抱怨学生们学不懂他的课,而且黑格尔说话还有很重的口音,所以他讲课别人更听不懂了。那时候黑格尔的学生不算多,一堂课也就只有三百个人。


那么叔本华的课上有多少人呢?基本不超过五个。只干了半年叔本华就崩溃辞职了。太丢人了。


当然,我猜想,叔本华肯定会把一切原因都归结为自己太超前了、学生太笨了之类。他才不会认为教不好是他自己的原因。


134、
黑格尔的时代结束了,不过叔本华的时代还要迟一些才能到来。叔本华仍旧一天到晚混着。56岁的时候,《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二版出了,结果只卖了不到三百本。等到他63岁的时候,他出了一本《附录与补遗》。这本书以格言体写成——仿佛我们今天的人生小感悟,里面都是诸如什么《论人生》啊、《论女人》啊这种小文章。这是他所有作品里最容易读的一本。他得到的全部稿酬是免费拿十本书。


135、
叔本华后来感慨道,“谁要是走了一整天,傍晚走到了,那也该满足了。”


136、
叔本华的解决方法不同。他认同康德的形而上学,但是不认为物自体是完全不能认识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我”自己就是物自体啊。没错,物自体是超越理性,不能用理性知识体验的。但是我们观察自己的时候,可以不靠理性,而是靠非理性的“直觉”。用文绉绉的话说,叫“审视内心”。当我们处于这种状态的时候,就可以体会到物自体。


137、
叔本华认为,万物的物自体是统一的,只有一个。这个物自体,叔本华给它起了个名字,叫作“生命意志”。简单地说,是一股永不停歇的力量。这股力量驱使着万物去运动,去发展。


138、
叔本华说,不,物自体能影响我们的世界。不仅能影响,而且影响力超大,我们用理智控制不了。在康德那里,这个世界的基础是井井有条的理性。在叔本华这里,这个世界的基础是无法控制的生命意志。因此康德对世界的看法是乐观的。叔本华对世界的看法是悲观的。


139、
叔本华说,生命意志是邪恶的,是痛苦的源泉。所以每个人都逃脱不了痛苦。叔本华为什么这么说呢?满足欲望会带来快乐,这没错。但是叔本华认为,欲望本质上是痛苦之源。


140、
“更 好 是 好 的 敌 人 。 ”


141、
所以快乐只是暂时的,痛苦才是永恒的。人生就好像在痛苦和无聊之间不停摆动的钟摆。这种情景就像王尔德说的:“人生有两大悲剧:一个是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另一个是得到了。”


142、
顺便一说,因为叔本华认为生殖冲动是生命意志的阴谋,所以他说:天才总有超越自己的生殖冲动,所以天才和女人之间存在着敌意。


143、
康德说物自体是人不能认识到的,叔本华则详细描述了一番物自体,指明了物自体就是生命意志,体现在人的身上就是各种欲望。


144、
悲观主义让我们把整个世界都看成是一个很差的地方。那么,我们就不必对这世界期待太多。当这世界损害我们的时候,我们也不会感到不公,或者觉得很失望。


145、
叔本华告诉别人要禁欲、要苦修,然而有意思的是,叔本华本人完全没能以身作则。
通过前面的故事大家也能发现,叔本华很自负、关心名声、特喜欢骂人,脾气也很不好。或许是因为叔本华言行不一,各类哲学史都特别喜欢收集他的负面故事。不好说这是不是后人的偏见。我们把这些段子收集一些,大家只当猎奇吧。


首先,叔本华非常地谨慎胆小,这点挺像康德。叔本华担心各种可能损害他的事,简直事无巨细。比如他的住房必须在底层,以便可能遇到危险的时候能迅速逃离。睡觉的时候,床边总是藏着上了子弹的手枪。他还故意给私人笔记写上错误的标题,给自己的物品贴上错误的标签,比如在茶叶罐子上贴上“毒药”,为了迷惑可能到来的小偷。


他从来不让理发师的剃刀接近他的脖子。他的墨水瓶下面藏着几个金币,以备不时之需。外出的时候,他不管到哪儿都自己带着水,以免喝到不干净的水。


他害怕自己还没真的死亡,就被人粗心地埋起来,特别嘱咐说,当他死后,在他的死亡确认无疑之前,装他的棺材不能盖盖儿。


叔本华宣扬禁欲,但他本人却很会享受。他经常去最上等的饭馆吃饭,点昂贵的饭菜,有时还会点两份主食。


在西方,人们习惯吃完饭把小费放到桌子上。叔本华呢?他每次吃饭前,先把一枚金币放到餐桌上——注意,是金币哦——看得侍者们满眼发光。但每顿饭吃完以后,这位大哥又把金币放回到自己口袋里了。有一次有个侍者实在崩溃了,问:叔本华你到底是什么意思啊。叔本华朝他一白眼说:这是我自己跟自己打的赌,一旦有一天在这里吃饭的英国官员在马、女人和狗之外还谈点别的东西,我就把这枚金币捐到慈善箱里去。


叔本华的女邻居、一个47岁的女裁缝在叔本华的房间外一连几天和朋友聊天,叔本华嫌她太吵。两个人在争执中,叔本华把她扔下楼梯,造成了她终身残废。裁缝去世后,叔本华用押韵、对称的文字写道:「老妇死,重负释」。


146、
对于哲学史来说,叔本华最大的价值不在于悲观主义的世界观,而在于他暗示了一个巨大的危机。理性没落的危机。


我们研究西方哲学一直到黑格尔这里,不难看出,哲学家们都在坚守着理性不放。没有理性,我们就谈不上怀疑,谈不上辩论,谈不上构建理论。


然而在叔本华的理论里,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是非理性的生命意志,比理性更本质、更重要。人类的理性永远认识不到生命意志,反倒只能做生命意志的奴隶。攻击理性?这是之前想也没想过的事。


我们都怕死,都盼望永生,对吧?假如有一个神灵愿意给你永远的生命,让你的意识永存,但条件是要求你永远失去理性,要你永远发疯,那你会同意吗?不会吧。你会觉得,失去了理性,“我”就不再是“我”了,就算永生,也只是行尸走肉一般,毫无意义了。


147、
一个青年鬼使神差地拿起了一本《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在这一刻,那些躺在文字中的思想又重新复活了。这人是来拯救理性的吗?不,他是来对理性落井下石的。


这个年轻人就是尼采。在莱比锡的旧书店里看到《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时候,他才21岁。尼采回忆说,那天他无意间拿起《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突然有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拿起来吧,拿回去读吧!”


148、
这是两个常被误解的人:叔本华,一般人以为他是一个悲天悯人的慈祥老头。不!生活中他暴躁刻薄。尼采,一般人以为他是一个放荡不羁的狂人——不,生活中他是一个温和的智者。


149、
著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印完之后,别说卖了,送也只送出去七本。在他写作生涯的最后三年,他前后花了五百个银币出版自己的著作,没拿到半分稿费。


就在尼采21岁那年,发生了一件可能影响了他一生的事。有一次他在科隆游玩,无意中闯进了妓院。据尼采自己说,他在妓院中慌慌张张地弹了一首钢琴曲就出来了。但是很多人认为尼采就是在这个时期染上梅毒的。


150、
人生中有太多比了解一个已死的疯子更重要的事。所以,凡是我们不理解的人,都当作是精神病算了:唯心主义是精神病,怀疑主义是精神病,尼采是精神病,一切哲学家都是精神病。


当你在书店里眼睛扫过那些看不懂标题的书脊,心中是否在想:他们肯定都是故弄玄虚的骗子、自找麻烦的呆子,他们的书既看不懂也没有用。这样的世界才简单、才可爱嘛。


151、
尼采继承了叔本华的形而上学。叔本华说物自体是“生命意志”,尼采给改造成了“权力意志”。“权力意志”一词中的“权力”容易引起误解。这并不是政治权力的意思,而是指要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更强壮、更富创造力的欲望。


尼采把人分成了强者和弱者。强者体现了权力意志,他们的特征是积极向上、勇于进取、勇于牺牲、善于创造。弱者相反,特点是胆小、保守、善妒、虚伪。传统欧洲人相信基督教的普世精神和卢梭的人文主义,两者强调的都是对弱者的关怀,强调人人平等。尼采不同意。


他认为,同情弱者没错。但弱者不能以此为理由,去要挟、榨取强者,去拖强者的后腿,这样做是可耻的。打个比方,强者看待弱者,就跟人类看待猿猴一样。猿猴对人类有用吗?如果不关在笼子里而和人类混居,那一定会给人类添乱。强者眼中的弱者也是一样。对弱者不应该光是怜悯,还应该限制他们的能力,免得他们给强者捣乱。


152、
所以尼采把道德分成了两种。他谈的第一种道德是属于弱者的道德,尼采叫它奴隶道德(又叫“畜群道德”)。弱者对强者感到恐惧,因此奴隶道德强调“仁慈”“谦卑”,把强者和特立独行的人看作是危险人物,要求社会限制他们的能力。


我们现在都讲“人人平等”,尼采却反对平等。他认为平等主义者本质是嫉妒成性,看到别人有什么,他们就也想要什么。实际上我们细想,这个所谓的“奴隶道德”,不就是我们人类社会的传统道德吗?所以尼采说:“迄今为止用来使人变得道德的一切手段都是不道德的。”


尼采说的第二种道德是强者的道德,它可以叫作贵族道德。这种道德鼓励人们积极进取,特立独行,崇尚强大,鄙视软弱,追求创新,拒绝平庸,它代表了生命积极的一面。尼采认为,奴隶道德和贵族道德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奴隶道德总是在禁止,不许人们做这做那;贵族道德则是在鼓励人们自由创造。


153、
那有人说了,尼采的道德观不是会造成弱肉强食吗,不是会造成强者欺凌弱者吗?尼采的回答是,人的人的本性就是残忍的。


154、
有句话说:“中国人本来就穷,可身上的虱子还分三六九等。”
在生活中给我们最大痛苦的,往往不是那些有大权力的强者,而是掌握了小权力的弱者。所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小鬼”处境越卑微,能力越弱,在掌握了权力以后就越会肆无忌惮,越心狠手辣,越愿意欺凌比他还弱小的人。在现实生活中,让我们活得好好的突然一瞬间起杀人念头的,大都是这种“小鬼”。


155、
尼采大喊“上帝死了!”意思是,他想去掉上帝。如果没了上帝,人们也就不需要无条件地遵守基督教道德了。


156、
“超人”这个词在尼采的理论里不是指拥有强大权力的人,不是说这人一定要当总统、当将军,而是指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并且能摆脱奴隶道德、不被弱者束缚的强者。超人是尼采对人类的一种理想,在尼采眼里,整个人类历史里也很少有人能成为真正的超人。


157、
在叔本华看来,爱情是生命意志为了引诱人们生殖下一代所行使的骗术。为了爱情而结婚是非常傻的行为。既然是骗术,那么爱情也不会持久,早晚会幻灭,追求永恒的爱情是徒劳的。因此,如果非要结婚的话,还不如出于功利目的结婚的好。


158、
所有需要克制的欲望中,首要的是性欲。除了苦修禁欲之外,叔本华还给出了另一个方法:欣赏艺术。他认为,人在欣赏真正的艺术的时候,内心是非功利、不带欲望的,也就脱离了生命意志的控制。


159、
既然满足欲望是一条不归路,那我们就应该早点看清这一点,不再去满足欲望。但欲望不满足我们会饥渴痛苦啊,那就可以像叔本华建议的那样,用无关欲望的对艺术品的欣赏来获得暂时解脱。


160、
尼采认为,基督教道德是典型的奴隶道德,本质是伪善的。基督教鼓励人们变得谦卑,其实就是鼓励人们做弱者。


161、
尼采和叔本华有一个共同之处,他们都鄙视女性。尼采说妇女是猫、鸟、母牛,是男人的「一件危险的玩物」,说:「男人应当训练来战争,女人应当训练来供战士娱乐。其余一概是愚蠢。」


叔本华则说:「只有男性的智慧为性冲动所蒙蔽时才会以佳人来称呼那些矮身材、窄肩膀、宽胯骨、短腿的性别」。在叔本华看来,女人并不具备真正的美,她们的美是用来诱惑男人产生性欲的,她们是生命意志的帮凶。所以女人一旦生了几个孩子,完成了生命意志的任务以后,也就不再美了。


叔本华也承认他年轻的时候很喜欢女人,但又补充了一句:「如果她们愿意和我交往的话。」我们联想起他的恋爱史便可以确定:那是没戏了。


162、
叔本华讨厌黑格尔,尼采喜欢叔本华,也讨厌黑格尔。现在我们要讲的,是第三个讨厌黑格尔的人。他叫克尔凯郭尔(又译祈克果),差不多和叔本华一个时代,比尼采要大一辈。


163、
我们之前在说斯宾诺莎的时候提到,越是生活痛苦的人越关心个人幸福。克尔凯郭尔的遭遇如此痛苦,可以想象,他对个人幸福,个人命运会有多么关心!他又受到他父亲的影响,非常关注信仰。因此他非常不满意黑格尔。


他不满意的地方在于,黑格尔把全体人类都纳入到他宏大的形而上学和历史决定论中,把每个人都说成是历史棋盘上的棋子。个人意志、个人幸福和个人信仰在这个宏大的历史中微不足道,没有自己的位置。


在黑格尔的形而上学中,每个人都得屈从于必然的历史进程,个人就失去了选择的自由。尤其是黑格尔把宗教也纳入到自己的哲学系统中,好像人类信仰宗教不是自觉自愿的,而是在绝对精神的驾驭下,被动地去信仰。


克尔凯郭尔不同意黑格尔的这些说法。信仰是很个人的事,怎么能不经过自己的选择,被动地信仰呢?


164、
克尔凯郭尔说,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也有选择的责任。有些人随波逐流地活着,拒绝作出自己的选择,那种人就如同行尸走肉-般,不叫真正的活着。真正活着的人,必须作出自己的选择。


更重要的是,这个选择不能是纯理性的。真正的选择超越了理性,真正的信仰也超越了理性。克尔凯郭尔说,真正的选择是—种飞跃;信仰上帝这件事,是一个“信仰的飞跃”。


165、
克尔凯郭尔也反对用理性研究宗教。。克尔凯郭尔则认为,理性和信仰是对立的,必须要拋弃理性才能信仰。相反,  “如果有一天人似乎成功地使基督教变得合理了,那么那一天就是基督教寿终正寝的日子”。这正好符合前面教父们说过的那句话:“正因为荒谬,我才相信。”


166、
克尔凯郭尔的思想有什么重要的地方呢?我认为,克尔凯郭尔的思想揭示了一对矛盾:形而上学和自由意志的矛盾。形而上学的目的是什么?是用理性的方法找到终极真理,这个真理至高无上,可以指导我们的一切行为。


克尔凯郭尔的意思是,如果存在一个能指导一切、包括指导:行为的终极真理,那不就意味着个人的自由都被束缚了吗?


167、
叔本华,尼采和克尔凯郭尔从不同的角度动摇了形而上学。


168、
黑格尔也挨了历史一记闷棍。黑格尔说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发展都要符合他的预言。对于人类历史,他认为普鲁士国家是世界历史的顶点。因为把纳粹德国看作是普鲁士国家的继承者,所以夜希特勒时代,黑格尔好像还真是正确的。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是纳粹德国完蛋了。


169、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社会格局。人类思想变得越来越多没有什么能统治全人类的思想,各种新思潮层出不穷。我们看不到某种形而上学统治人类思想的样子。从这个角度上说,尼采才是伟大的预言家。他要毁灭传统的价值观,写了一本《重估一切价值》。二战以后的现实确像他所说的,所有的传统价值都崩溃了,一切价值都应当重估。


170、
克尔凯郭尔更不用说了,直接认为形而上学和自由意志有矛盾。拋弃形而上学才是上上之选。总而言之,按照这些哲学家的看法,形而上学就甭搞了。


171、
好在我们还有科学。在今天,谁能不相信科学的力量呢?罗素说,如果有一个国家完全不相信物理学,那么另一个国家只需要靠几个物理学家就可以把前一个国家灭了。换句话说,你要是不相信科学,你在这个世界上连生存都谈不上,就甭别提其他了。


172、
哲学是时候向科学求救了。


173、
我们来看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科学的新发现为我们提供了什么有用的东西。首先,是物理学的进步。力学在牛顿之后两个世纪里基本没受到什么质疑。不过即便在牛顿力学的影响下,物理学仍旧有重要的发展,就是能量守恒和质量守恒定律。这两大定律进一步扩大了物理学的影响力,再次让人们发现,人体和其他无机物在物理上没有什么区别。


第二个是进化论的发现。科学将触角伸向了有机体。


第三个是心理学的发展。现代心理学使用的是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很丰硕,很多原本神秘的心理活动如今也有了清晰的规律。人们已经可以适当地干涉、改变人类的内心活动。


这样一来,人们对科学的自信心变得出奇的高。人们相信,只要假以时日,科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就算是艺术、哲学那些过去被认为科学难以碰触的领域,将来运用心理学也可以解释了。


174、
科学的发展给哲学带来了两个影响:第一个影响起把宗教完全打趴下了。科学打击宗教的方法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不断创造科学奇迹增加人类的自信心,一个是公布各种和《圣经》记载矛盾的科学结论。就比如日心说之于地心说,进化论之于神创论。


科学发展的第二个影响是,随着科学的触角越来越广,机械论和决定论必然重新抬头。就像前面说痔。就像前面说的,随着科学成就的增加,人们相信科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甚至有人提出来,以后没必要有哲学这个科目了。哲学问题不过都是人的心理活动而已,以后哲学只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就足够了。这种用科学代替哲学的想法,被称为“科学主义”。


但是就像我们说过的,用机械论去解释世界有几个问题。首先,是置此前哲学家们的思考于不顾,根本不去回答笛卡尔和休谟的怀疑论。其次,是它消灭了人的自由意志,让人们感到绝望。


175、
要说明的是,进化论是一个被不断发展、完善的学说。我们所讲的是以达尔文主义为核心、经过店人进行一系列修补的主流观点。进化论的关键内容有这么几条:


第一,生物的基因信息可以遗传给下一代;


第二,在遗传的时候,基因会发生不可控制的随机变异;


第三,整个生物种群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每一代新生物的数量却大于自然资源能够供养的数量,因此每一代新生物中的大部分都会死掉;


第四,生物后天的变化在大部分情况下不能改变基因。


177、
进化论是一个假说,但也是一个绝妙的假说。牛顿力学用一个极为简单的理论完美解释了复杂的物理世界。但牛顿力学还没有攻克生物世界。牛顿力学能解释生物体中的肌肉是如何运动的,却不能解释生物为什么会长成这样或那样。当人们观察大自然的时候,会发现生物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器官的特性都恰到好处,都在以最有效的方式保证个体的生存(假如你没有这种感觉,随便去看两集《动物世界》就明白了)。生物世界中处处充满了绝妙的“设计”,这无法用常理解释,很容易让人想到,是不是有—个万能的上帝设计出了这一切?


178、
进化论把这神秘性给打破了。进化论就像牛顿力学那样,用极为简单的理论解释了复杂的世界,而且逻辑严谨,能自圆其说,不需要任何超自然力量的干涉,比牛顿力学更容易让人接受。


179、
不过,进化论也是一门被广泛误解的理论,我们要来解释这些误解。


误解一:进化论就是生物“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实际上,“进化论”这个词不太准确。更准确的叫法应该悬“演化论”。进化论的意思仅仅是,基因中那些适合环境的部分被保留下r,不适合的部分被淘汰了。这中间并没有高级和低级之分。不管生物的构造是否复杂,大家都是演化的幸存者。


误解二:生物的后天努力可以改变基因。这种观点叫作“拉马克主义”。我们都知道“用进废退”的说法,如果我们总用左手工作,那么左手就会比右手更粗壮、更灵敏。拉马克主义认为,这种“用进废退”的现象会影响到下一代。也就是说,以前的长颈鹿因为够不到高处的树叶,就使劲地伸脖子,把脖子伸长了,它生出的下一代的脖子也就变得更长。


达尔文的进化论则认为,长颈鹿并不是自己把脖子伸长的,而是每一代新出生的长颈鹿因为基因的变异,脖子有长有短,脖较短的长颈鹿很难生存下来,都死了,只有长脖子的基因才能留下来。久而久之,长颈鹿的脖子也就越来越长了。


拉马克主义同样给进化论加人了一种“生命意志”的味道,给进化论增加了方向感。因为生命拼命地想活下去,拼命地要努力,听以某个地方就“进化”了,进化就是生物生命意志的体现。


误解三:是上一条衍生出的结论。


从个体看,基因进化完全是无序的、随机的,生物根本不知道自己该进化到什么方向。但是从宏观看,从成千上万代生命这个总体性来看,基因又好像是有意识的,似乎是基因在努力延续自己,不断把自己变得更有竞争力,更有适应能力。


后者完全是一种错觉,但是我们在宏观上讨论进化的时候,是可以这么理解的,并不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当然我时刻不要忘记,这意志其实并不存在。


误解四:为什么动物不能进化出机关枪?眼睛这么复杂的器官,只靠基因突变就有可能进化出来吗?


这是一个问题的两面。


对于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单一的机关枪零件并不会对生物的延续有什么益处,所以即便生活随机突变出单个的机关枪零件来,也显不出生存优势,反而会因为累赘而被自然淘汰掉。另一方面,基因突变的能力并不是无限的,基因可以使下一代的某个骨头更长一点或者更短一点,但是没法一下子进化出机关枪这么复杂的新东西来。所以虽然不同生物之间的特征千差万别,我们却能找到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脊椎动物的骨骼结构都差不多。陆生动物向鸟类进化的时候,只能让身上的羽毛越来越厚,让前臂逐渐变成翅膀,而不能一下子长出全新的翅膀来。


那么,由此就会产生第二个问题:眼睛这种非常复杂、少了任何一个微小部分就没法看东西的器官,是怎么进化出来的呢?如果我们详细分析眼睛就会发现,每一个微小的局部在化过程中都有一定的作用,不会存在没有任何作用的进化。


误解五:那么雄孔雀的尾巴呢?这玩意儿纯粹是累赘!


这个疑问乍一看的确是对进化论非常有力的攻击,所以达尔文说:“每当我凝视雄孔雀的尾羽,总感到一阵恶心!”


解释是,进化中除了生存选择外,还有生殖选择。


说白了,决定某一种基因能不能流传下来的原因:首先,是前面说过的生存压力,带有不实用基因的个体都会死掉。此外还有第二个因素,就是看带有这一基因的个体和异性交配的机会是多还是少。


误解六:进化论还只是一种未经验证的假说。


反对进化论的宗教人士特别喜欢这么说。但有两个解释可以反驳、否定进化论的倾向。


第一,所有的科学理论都是一种假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前面要费这么大力气解释进化论的细节,我是想让大家明白,达尔文进化论是目前最合理、佐证最多、反证最少,也是最简洁、最聪明的假说。


第二,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发现增加了进化论的可信度。除了现实中可以观察到活生生的进化过程外,最有力的证据,是在不同地质层里发现的化石都符合进化论的预言。


误解七:把进化论推广到社会学领域。


在接受了进化论以后,有些人试图把这一理论应用到其他领域,就像哲学家把力学应用到机械论世界观中一样。其中给人类造成最大恶果的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了。


简单地说,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意思是,我们的社会也应该像优胜劣汰的大自然那样,有很高的淘汰率,把不适合生存的人都淘汰掉,以便达到最高效的进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纳粹的种族主义。纳粹认为只有“优等”种族才有权利在资源有限的地球上生存下去,其他的“劣等”种族必须淘汰掉,以免和优等种族抢夺资源,以免他们以通婚方式“污染”优等种族的基因。这种社会达尔文主义给纳粹迫害犹太人找到了理论借口。


这里面还有一个有趣的问题。我们可以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它就是:要求为了集体(优等基因)的利益,无条件牺牲个体的利益。为了延续“优等”种族,牺牲更多的人民。


180、
进化论不是说基因的遗传——即个体的生存、生殖——是最重要的吗?换句话说,人类基因的本性就是自私的,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不自私的基因都没得到遗传。那么,自私不就是人类的天性吗?这样看来,每个人都为自己的利益行事也是天经地义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便形成了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相反的、极端的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了。


怎么看待这两种观点呢?


英国作家理查德·道金斯写了一本《自私的基因》,解释了生物种群中的利他行为。比如有的蚂蚁为了其他蚂蚁的生存,会牺牲掉自己。这是因为,在有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把某一个生物群体看成一个基因单位。当生物是以种群为单位生活的时候,基因中可以带有一些牺牲自己帮助他者的“利他基因”,这样更有助于整个种群基因的延续。当个体牺牲自己利于他者的时候,就等于通过他者延续了自己的基因,并不违背进化论的模式。


所以,“人类天生自私”的这种观点就可以被否掉了。人类就是典型的社会型生物,人类的基因中,并不一定就不存在“利他基因”。


181、
无论是天性自私论,还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全都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把“我们为何成为这样”和“我们应该怎样”等同在一起。这些观点的逻辑是,既然人类的基因是经过生存斗争而来的,那么人类就应该把这种斗争精神延续下去,继续通过竞争来筛选基因。******所以,把进化论的观点和道德连接在一起,是思维混乱的表现。


182、
进化论对哲学有什么影响呢?第一个影响,是严重打击了基督教的权威。可以说,在所有的科学发现里,基督教最讨厌的就是进化论。进化论的第二个影响,是进一步消除了人类的神圣性。去神圣化还导致了第三个影响,解释了一些过去被认为神圣、神秘的人类天性。


183、
在黎曼去世50年后,爱因斯坦创立了震惊世界的相对论。爱因斯坦证明,牛顿描述的世界不够准确,相对论才描述了世界的真实样子。


然而,爱因斯坦有物理理论却找不到数学工具来表达它。为此爱因斯坦苦苦思索了三年也没有结果,直到他的一位数学家朋友从旧纸堆中发现了黎曼的著作,并惊喜地发现,这理论能完美地表达相对论。


从此,学术界才意识到,非欧几何学不是疯人的臆想,反倒能揭宗世界的真相。


184、
公理不是什么公认的道理,公理是硬性规定的。


但是在非欧几何出现之前,大部分知识分子对几何公理的看法和咱们老师的说法差不多。谁能认为平行线还可以相交呢?


因此我们前面说,理性主义者相信这世上存在着某种先验的真理,根据之一就是欧氏几何的存在。哲学家们觉得,欧氏几何中的图形不存在于任何一个日常事物中,但是却可以概括世间的一切平面形状,这不是表明世间存在着某种神秘秩序吗?


185、
但是非欧几何的出现说明,欧氏几何并没有什么超然的独特性,不过是我们对世界众多描述方式中易用的一种罢了。因而哲学家们对先验理性存在的信心也就降低了。


其实,这远不是数学家第…次摧毁人们对先验理性的信心。比如古希腊哲学家大都相信“整体大子部分”是不言自明的真理(咱们一般人也都相信)。但是数学家在研究无穷大数的时候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


我们知道,自然数包括奇数和偶数,偶数只是自然数的一部分。但是我们却可以认为偶数和全体自然数—,样多!因为每提出一个自然数,都可以将它乘2,找到一个和它对应的偶数。按照这个方法,无论找到多少自然数,我们都能找到一样多的偶数。所以,“整体大于部分”的概念在无穷大的集合中是有问题的。


186、
相对论得出了很多看似怪诞的结论。出于好奇,让我们简单地了解一下。


首先说狭义相对论,我们看看两个最直观的结论。


第一,光速是永恒不变的。我们在前进的自行车上打手电筒。发出的光速,和我们站着不动打手电筒的光速一样。任何物体的移动速度都不能超过光速。


第二,说一个宇宙飞船接近光速,飞船之外的人去看这个飞船,会发现飞船的时间变慢了,长度也缩短了。然而飞船内部的人却没有感觉。准确点说是这样,相对论说的是,两个运动状态不同的观测者,在看同一个物体的时候,他们看到的这个物体的时间、长短、质量都是不同的。但是狭义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不是互相独立的,可以互相影响,不同运动状态的人观察同一个物体,观测到的时间、大小都不相同。因此时间和空间得放在一起研究,统称为时空。质量和能量也不是互相独立的,统称为质能。这也是核武器的理论基础。


187、
以上是狭义相对论。下面来说广义相对论,它解释的是万有引力。


在相对论之前人们已经知道了万有引力的存在,但是不知道引力是如何产生的。万有引力能够让两个星球相隔万里还有相互r,作用力,这点连牛顿都不太说得明白。


直到广义到广义相对论出现后,人们对于引力才有了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广义相对论的意思是说,当空间中存在物质和能量的时候,空间就会受到影响而弯曲,质能越大,空间弯曲得越厉害。引力就是这种空间弯曲产生的。


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好比我们的空间是一张抻平的床单,当我们往上放一个木球的时候,床单会被压下去,那么木球周围其他更轻的小球就会滚向木球,看上去就好像小球被木球吸引了一样。假如放的是铅球呢,床单会被压得更严重,造成的空间扭曲更大,引力也就更大。


188、
相对论对于哲学的意义在于,这进一步打击了人们对先验理性的信心。


189、
我们顺便说一下,相对论的发现也正好证明了休谟怀疑论的正确。休谟说,无论我们过去看到多少重复发生的事件,我们也不能断言这事件在未来一定会再次发生。无论太阳升起过多少次,也不能肯定明天太阳一定会再次升起。当时很多人都觉得他是抬杠。


可是在相对论出现之前,全世界范围内的各种科学实验、天文观测和机械生产,无数次证明了牛顿力学是正确的。可接下来的结果呢,有一天人们发现:哇咧,新的观测数据真的就出现例,真的就不符合预测了!这不就是休谟的预言吗?所以,让我们一起膜拜休谟大人吧。


190、
相对论还有一个衍生的结论:我们对整个宇宙的认识有很大的局限性。


过发展观测技术,人类有能力看到越来越远的宇宙了,比如目前能观测到的最远距离好像是120亿光年。但光速是恒定的,120亿光年的意思就是说,来自那个地方的光得花120亿年才能照到地球上来。因此我们所看到的120亿光年远的宇宙,只能是它120亿年前的样子。后来它变成什么样子了,今天它是什么样子,因为它发出的光线还没到地球,我们就不知道了。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想知道从人类出现以来这段时间里宇宙的样子,那我们只能观测到几百万光年范围以内的宇宙。而据推断宇宙可能有几百亿光年大,相比之下,我们能观测到的范围就太小了。


所以,无论我们对宇宙的全貌有什么样的设想,这些设想都不可能得到全面的检验。我们对宇宙的了解只能局限在有限的范围内。只要相对论没有被推翻,这个有限范围就没法突破。


191、
还可以说说爱因斯坦和海森堡。


这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和原子弹有关,但都不是原子弹真正的发明人。很多人误以为爱因斯坦就是原子弹之父,人们根据他的质能程造出了原子弹。质能方程只是从理论上说明了质能转换是可能的,离原子弹还远着呢。爱因斯坦虽然身在美国,但是对原子弹的开发贡献其实很小。


海森堡则是实实在在开发过原子弹,但是在战争中,他站在了纳粹一方。他本来有机会造出原子弹改写历史的(当然,是往黑暗的那一面改写),结果由于算错了数,最终失败了。好玩的是,二战中的美国人很精,一边打着德国,一边还琢磨着德国的先进科技。美国人专门组织了特种部队,抢在其他盟国之前搜捕德国的著名科学家。结果海森堡等人就这么被美国抓去了。不过美国也不能强迫人家投靠,打探够了情报就把海森堡放了。之后海森堡就在西德工作,也算是为盟国服务了。


192、
罗素高寿,活了98岁。他出生的时候是中国同治十一年,颐和园还没开始建造。他去世的时候是1970年,互联网已经诞生了。


193、
他的名言是:“三种单纯又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话广为流传。“爱国就是为一些很无聊的理由去杀人或被杀”——这话要放在今天,恐怕就会被人肉搜索了。


194、
罗素晚年的标准像——白发苍苍,神采奕奕,叼着一支烟斗,一副智慧的样子。这些远比精致的著作更能打动大众,使他成为大众心目中智者的代表,就像尼采的妹妹故意让尼采穿着白袍留着大胡子一样。老百姓谁看你的书啊,关键是做派到位,看着有智慧就行了。


195、
另外,作为一个年过半百还能和妙龄少女约会的人,还必须做到不迂腐古板,甚至要比年轻人更加大胆开放。有一个段子说,罗素在北美旅行的时候,一群崇拜他的女大学生围住他,问他为什么后来放弃了哲学研究。罗素回答说:“因为我发现我更喜欢性交。”


196、
罗素的八卦好看吧?但是更好看的还在后面呢。说到逻辑实证主义,虽然罗素也是一位干将,但贡献最大的不是罗素,而是他的学生维特根斯坦。这兄弟可能很多人没听说过,但他的经历可比罗素猛多了。如果我们按照现在的习惯,管罗素叫“高富帅”的话,那么维特根斯坦的正确称呼应该是:高富富富富富富富富富富帅。


197、
维特根斯坦他们家有崇尚文艺的传统。他的父母都有很深的艺术修养,喜欢资助艺术事业。很多艺术家都是他们家的座上客。这种氛围也影响了维特根斯坦,使他从小就爱好广泛。除了是一个哲学家外(而且是史无前例的双倍哲学家,这一点我们后面会讲),他干过的事还包括:


会演奏多种乐器,特别善长吹奏单簧管。


能用口哨吹出交响乐的整段乐章。


喜欢飞行和机械,拥有一项改进螺旋桨的专利,有助于后来喷气式发动机的发明。


打过仗,因为作战英勇当上了中尉。


独立设计过一幢现代风格的房屋,从门锁到合页无不精益求精。整幢房屋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还为这房屋专门发明了一种涂墙的油漆。


能雕刻出精美的胸像。


当过药剂师,制作的药品质量出众。


当过医学实验室助理,设计了新的医学实验方法。


编了一本针对小学生的字典。


在参加皇室晚宴的时候,发现朋友穿的衣服不合适,用剪刀当场剪下了两颗纽扣,操作一番,衣服立刻变得更加优雅。


罗素写过一本超级难读的《数学原理》。罗素说,据他所知,只有六个人把《数学原理》从头到尾读过。而维特根斯坦是在19岁的时候读的这本书,而且理解的是非常深刻。后来罗素接受维特根斯坦的批评,愿意按照他的意见改写第一卷。


——看着这一长串技能表,真想忍不住问他:还有什么事儿是您老不会干的啊?他大概会回答“犯蠢”吧……


198、
23岁,维特根斯坦就正式在剑桥读本科了。罗素是他的导师。罗素听说他从来没有上过逻辑课,就安排了当时著名的逻辑学家、国王学院的一个理事给他上课。


结果呢,维特根斯坦后来跟别人说:“第一个小时我就发现他没什么可教给我。”那个老师也愤愤不平地和别人抱怨:“第一次见面他就给我上起课来了!”


罗素慧眼识英才,当时就特别喜欢维特根斯坦,夸他是“传统上认为的天才人物的最完美的范例‘——呃……您还能夸得更狠一点儿吗?


199、
维特根斯坦还真不辜负罗素的期待,学问很快就和罗素并驾齐驱了。按照瑞·蒙克(1991年蒙克因《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获得达夫·库珀奖。)的话说,那时的罗素“虽然形式上仍然是维特根斯坦的导师,但罗素愈来愈渴望得到他的赞许”。


200、
在战争中,维特根斯坦还进行着哲学研究,开始构思他的作品《逻辑哲学论》。他一边打仗一边写,把自己的哲学思想记在了随身携带的一个笔记本里。我想,战场上的协约国土兵们谁也不会意识到,在他们枪口下正活跃着一个本世纪最天才的哲学头脑,他身上有一本能改变哲学世界的笔记本,打歪的那几枪让他们无意中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他们一生中最大的贡献。


后来,维特根斯坦被意大利军队俘虏了。据说敌人来抓他的时候,他正骑在炮架上,用口哨吹着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维特根斯坦随后进了战俘营。


201、
在维特根斯坦30岁的时候,战争结束了,他被释放。此时他也写完了《逻辑哲学论》,认为他自己解决了所有的哲学问题(就像黑格尔、叔本华一样)。


此时维特根斯坦的父亲已经去世,他继承了大笔的遗产。然而他做了一件非常惊人的事。一拿到财产,就立刻把所有钱都赠送给兄弟姐妹,自己一分钱不要。负责转让财产的公证人根本不相信世上还能有这种事,维特根斯坦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宣布自己的主张,才把这件事办下来。


维特根斯坦把财产分出去后,就立刻到乡下当小学老师去,一开始,教育系统还把他分配到一个比较繁华的小镇上,广场上甚至还有一个喷泉。维特根斯坦非常不满意,在他强烈的要求下,他被调到了最贫困的山区教书。


一个全世界最有才华的哲学家,同时还是世界级的大富翁,放弃了一切财产去穷乡僻壤教孩子,这事正常人肯定理解不了。维特根斯坦的侄子就说:“作为乡村小学教师的亿万富翁肯定是个变态狂。”


关于这事还有个段子,当时有人间他你为什么把钱给自己的家人,怎么不给穷人啊。维特根斯坦回答说,金钱让人堕落,而他的亲人已经够堕落了,所以再堕落点也没关系。


202、
论文答辩那天,罗素和摩尔一起走进考试的房间,罗素微笑着说:“我一生从未有过如此荒谬的事。”在正式答辩之前,维特根斯坦先跟罗素和摩尔闲聊了半天。聊到后来,罗素跟摩尔琉:“咱还是答辩肥,你好歹也得问他几个问题,怎么说你也是教授啊。”答辩的时候,罗素对维特根斯坦的一个观点产生了疑问。维特根斯坦解释完了,然后拍了拍两个老师的肩膀说:“别介意,我知道你们永远都搏不懂我在讲什么。”


维维特根斯坦这么说不仅因为他确实牛,也因为他和摩尔已经很熟了,都是好朋友。当年维特根斯坦在剑桥上学的时候,摩尔还把自己在剑桥的房间让给了他。所以摩尔回忆这次答辩的时候,说这件事“既愉快又可笑”。


203、
维特根斯坦得到英国护照的时候,德国和英国还没有开战。他立刻以英冒人的身份回到奥地利。他在纳粹德国和美国的哥哥之间来回奔走,协调谈判的事情。不久他的两个姐姐终于获得了“非犹太人”的身份,代价是1.7吨黄金。他家统共得有多少钱啊……


204、


毛姆小说《刀锋》主角的原型就是维特根斯坦,两者在经历上有很多呼应的地方。


205、
罗素在写作《数学原理》的时候受到了启发。他想,既然能用逻辑来建立整个数学大厦,那么,是不是也能用类似的方法建立整个哲学大厦呢?具体来说,能不能建立一套严谨的逻辑语言,然后用这套逻辑语言来研究哲学呢?稍等,我们先问个问题,为什么严谨的逻辑语言这么重要呢?


我们前面说过,无论是哲学观点还是哲学家之间的辩论,要靠什么形式表达出来?要靠语言,语言是人类交流、记录思想最基本的形式。前面还说过,严谨的哲学研究要靠理性思维。那么,什么样的语言能够最严谨地表达理性思维呢?那就是严格符合逻辑的语言。更准确地说,是逻辑符号。


就好比我们在数学题中写的那些数学符号,它们是最严谨、最符合逻辑的。假如老师上课不用数学符号,只用日常的大白话来教授数学知识,很可能会表达错误,引起误会。


逻辑实证主义者发现,过去的哲学家们不是很重视语言的严谨性,他们经常使用大白话来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哲学家们常自己提出一些特定的术语——就像我们前面说过的“生命意志”“权力意志”——他们又不给这些术语下特别严谨的定义,只是用粗浅的大白话解释一番,很容易引起读者的误解。


206、
逻辑实证主义者也是这么想的。他们要做一项伟大的工程,他们要用严谨的逻辑符号代替之前所有的哲学观点,用逻辑的方法分析前人的一切命题,最终把整个哲学世界都用逻辑符号重铸—遍。


光用逻辑符号重铸,还只是第一步。逻辑实证主义还强调,“实证”。为什么呢?前面说过,逻辑强调的是演绎推理,即从一个真的前提,推理出一个真的结论。可是,光有演绎推理的话,那得出的只能是重复的命题,得不出新的知识来。要扩展知识,我们要从经验中吸收。“实证”的意思就是说,逻辑实证主义得出的新结论,必须能有经验实实在在地证明。


也就是说,这回哲学家们可是真的为了理性下了狠心,他—只脚踩着逻辑,另一只脚踩着经验证据,保证两只脚都踩得稳稳当当,一点含糊的地方也没有。然后一步一个脚印,每步脚印都踩稳了。保证每一个结论都绝对严谨,绝对有依据,这样得到的就是一座完美的哲学大厦了。他们的工作效果怎么样呢?失败了。


207、
其他的哲学问题,特别是形而上学问题,全都是没有意义的伪问题。要么违反了种种逻辑规则,要么无法用经验去实证。


这样一来。逻辑实证主义者就回答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哲学家对形而上学争论了那么久都没有结果呢?因为他们争论的全都是没有意义、不可能有答案的问题。人们没办法靠实证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208、
年轻的维特根斯坦写了一本《逻辑哲学论》,完成了逻辑实证主义的工作。


209、
所以维特根斯坦说:“凡是可说的事情,都可以说清楚,凡是不可说的事情,我们必须保持沉默。”对这句话我的理解是:凡是符合逻辑实证规则的语言,内容都很清晰准确,凡是不符合逻辑实证规则的语言,说了也是没意义的,就不用说了。


210、
维特根斯坦发现,原先用逻辑去分析语言的想法太天真了。比如生活中有人说一句,“我还是我吗?”这话如果用逻辑来分析,那么显然是一句没什么用处的话。然而我们知道,在生活中我们说候,有自己的意思,而且不同的情景下还可以代表不止一种意思。


维特根斯坦发现,语言并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逻辑分析上。同样的一句话,说话酌情境不同,说话人的语气、表情、手势不同,常常会表达出不同的意思。换句话说,每一个情境都给语言制定了不同的规则,语言得和规则结合在一起,才能显示真正的意思。而这规则又是没有逻辑科研的。


211、
维 特 根 斯 坦 揭 示 的 , 其 实 是 理 性 思 维 和 现 实 的 矛 盾 。


逻辑实证主义的理想很好,要坚持绝对的理性、绝对的正确。可是最后发现,这个绝对的理性却得不到任何有意义的结论,连一个普遍的理论都得不出来。可是另一方面,我们的现实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我们有灿烂的文化,有日新月异的科学知识。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理性根本无法担负从总体上解释世界、指导生活的任务。


212、
维 特 根 斯 坦 建 立 的 逻 辑 实 证 主 义 , 又 被 他 自 己 亲 手 毁 灭 了 。


213、
可以说,维特根斯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能够提出两种截然不同又都对哲学史影响深远的理论的哲学家。所以我们前面才说,他是史无前例的双倍哲学家。他是超级天才,可惜理性也被他毁誉了。


214、
实用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的思路不一样,逻辑实证主义看到的是科学的严谨性,希望哲学也能和科学一样严谨。实用主义则看重科学的实用性,看到科学家没哲学家那么多废话,在科学研究中什么理论好用就相信什么。实用主义者觉得,哲学也得像科学这样,不再说空话,不再讨论空泛的大问题,而是重视哲学的实用性。


这话说得好听,那么我们问实用主义者:真理是啥?实用主义者回答:这得看真理的效果,效果好的,就叫真理!这……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我们还记得吧?这和尼采的真理观很像。尼采说,真理和谬误其实全是虚构的。区分真理和谬误的关键是真理实用,而谬误不实用。


215、
实用主义者从进化论中给自己找到了根据。说思想是什么东西呢,从进化的观点上看,思想起源于动物对环境的反应。那么,思想真理什么的,其实就是人们应对环境的工具,源自于人类繁衍自己的需要。所以真理的价值就和工具的价值一样。我们评判一个工具,看的是它好用不好用,而不是评价工具本身。我们评价一个真理,也应该只看它的使用效果,评价思想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在进化论里,生物的机能要随着环境不断改变,同样真理也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也应该随着环境不断修正。在这个环境下真理是这样,到了另一个环境里,真理就变成另外一个样了。


按照实用主义的观点,之前的种种哲学问题就非常好解决了。比如有没有因果律的问题,和尼采的说法一样,实用主义者兑,我们接受因果律的原因是它对我们有用,如果不接受它,我们就没法生活了。


216、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批判非常尖锐,很多西方政治家都认同他的观点。


但是这些西方政治家不认同阶级斗争、暴力革命的路子,觉得这事儿动静太大了(当然,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说,是这帮人在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所以他们采用了实用主义的方案,一些有社会主义倾向的政党在西方国家兴起。他们不搞武装革命,也不想消除阶级差别,而是搞工会,搞社会福利。不像马克思那样试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是从小地方一点一点改良,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比如资本家对工人压榨得太厉害了,国家就制定法律保护工人。垄断企业影响市场竞争,就制定反垄断法律限制垄断企业。工人购买力下降,就设置最低工资,增加社会福利。实际上,马克思当年为了维护工人阶级利益提出的很多要求,大部分都被资本主义国家接受并且实现了。如今这种改良的资本主义在西方颇受欢迎,这可以让我们看到实用主义在西方的用处。


也不要以为实用主义只有西方人才喜欢。实用主义离我们也不远,有一句话我们很熟悉:“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217、
但这并不是我自己胆大妄为的做法,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说:“凡研究人生的切要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作哲学。”他所持的,也就是实用主义的哲学观。


218、
科学是什么呢?我们对科学最直接的理解是,科学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科学首先要观察客观世界,然后对客观世界的现象进行解释,解释完之后。科学理论还能做出预测。我们一检验这些预测,发现,预测对了!这科学知识才算正确,才能对我们有用。所以,符合客观经验的就是正确的科学理论,不符合的就是错误的科学理论。这个科学观,叫作“实证主义”。


219、
这个理论叫作“概率真理”,说科学家不可能找到绝对真理,但起码能不断提高科学理论为真的概率。


220、
独 立 思 考 是 创 立 一 门 理 论 必 备 的 精 神 。


221、
波普尔看出了其中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检验科学理论的重要标准:证伪。什么是科学理论,什么不是?其中关键的标准,是看这个理论有没有可以被证伪的可能。具体来说:科学理论必须能提出一个可供证伪的事实,假如这个事实一经验证,便承认该理论是错的。如果暂时没有人能证明它是错的,那它暂时就是真的。


换句话说,所有的科学理论都是一种假说,科学家没有办法证实任何一种科学理论。但是科学理论可以给别人提供验错的机会。在没被检验出错误之前,我们就姑且相信这个科学理论是正确的。


222、
证伪主义有点像是科学理论上的进化论。在形而上学统治的科学观下,人们认为存在着一个绝对真理,我们在形而上学的指导下,可以带着科学大踏步地朝着这个真理前进。证伪主义的科学观是,人类提出的各种科学理论有点像是基因突变,科学家们发散思维,想出各种充满想象力的假说。证伪就如同自然环境对基因的筛选,经不住证伪的假说都被淘汰,留下的都是经得住检验的,也就是暂时正确的科学理论。


223、
钱穆先生说过,“ 制 度 须 不 断 生 长 , 又 定 须 在 现 实 环 境 要 求 下 生 长 。 ”


224、
我们常说“人民大众的意见最正确”,这句话对吗?在证伪义看来,这话就有问题。因为证伪主义认为世上没有绝对真,那怎么可能说某个意见“最正确”呢?就算全世界99%的人同意的一件事,也不能说这件事最正确。否则,布鲁诺时代就不用怀疑地心说了。


225、
演绎推理的规则是,从一个绝对为真的命题出发,推出一个为真的结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个结论都是正确的。


但是证伪主义反对的。恰恰就是绝对为真的命题——因为绝对为真的命题是不可证伪的!所以,无论你说任何一个命题,只要你说“它肯定是真,那它在证伪主义者看来,就是毫无意义的,它和巫术、宗教理论都是处于一个地位,毫无讨论的必要。


那演绎推理就进行不下去了嘛!


226、
更简洁地说,形而上学的目的是找到终极真理。可是证伪主义却说:凡是终极真理,都是毫无意义的命题,不值一提。


227、
“奥卡姆剃刀”大致的意思就是,当两个学说都能准确解释同一件事的时候,我们选择更简单的那个。


228、
那么,您能意识到科学理论互相取代,依据的是什么原则了吗?是实用主义!那个市侩的、庸俗的、让我们瞧不起的实用主义,竟然是整个科学的核心?


229、
假如你接受这一点,那么可以听听我个人给科学的定义:科学就是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上的、以实用主义为原则筛选出来的、可以被证伪的理论。说白点就是,科学就是我们在一堆科学假设中,挑出一个能够解释已有的实验和观测数据,而且表述尽量简单,而且还可以被证伪的理论。这个理论就是最“科学“的。


230、
过去,人们以为科学知识是从对经验的观察中总结出来的。也就是说,先观察,再得出理论。这简直是明显得不能再明显的事了。


但波普尔说,这是错的。


有一次上课,波普尔对学生说:“拿起你们的笔和纸,仔细观察,然后记下观察的结果。”结果学生们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写什么,不知道老师叫他观察些什么。


波普尔于是说,我们在开始“观察”经验之前,不可能不带着目的。人在开始观察之前,一定要先有一个目的,有一个明确的任务,才能开始观察。所以波普尔认为,先有观察后有理论是错的。应该是先有理论(即先提出问题、设定目的),再有观察。


231、
可是,我们凭什么相信这一点?


波普尔说,我们并不能证明世上存在普遍的规律,但是人类为了生存,为了便于使用理论,必须要在各种混乱的经验中总结出规律来。换句话说,人类是带着“总结规律”的目的去观察、去总结经验的,因而发现了各种普世的规律。


这等于是说:为什么宇宙中存在普世的物理规律呢?因为人类需要,这样人类改造自然才方便。


232、
所以怀疑论者以为自己是谨慎的、中立的,但是怀疑论者对可疑的事情采取了不相信的态度,本身还是一种独断的选择。按照詹姆斯的话说,怀疑论者觉得“与其冒险步人谬误,倒不如冒险丧失真理”。这和盲目相信有什么区别呢?


233、
今天我们发现,原来科学也只是一个用来描述世界的工具。学家们并没有一本“科学真理审批手册”,并没有什么固定的程序来决定哪个理论更正确。我觉得,科学家更像是一起去市场采购的大妈,望着小贩摊位上各类假说叽叽喳喳,挑挑这个够不够精确,看看那个够不够简洁,最后七嘴八舌商量出一个大伙最能接受的假设“买”下来。当然也有谈不拢的时候,这时候科学家们就各说各话了,都说自己相信的那个假设最好。直到科学界出现了新的证据,大伙儿就接着挑,接着吵。


234、
虽然我们不能把科学当作衡量一切理论的标准,但是我们仍旧有标准可以用。我认为有两个原则必须坚持:第一是经验主义原则。换句话说,理论好用不好用,必须眼见为实,拿出大家都承认的证据来。第二是实用主义,理论还得有实用价值,不实用的理论再诱人也没有意义。


235、
有没有科学比不过“非科学”的例子呢?还真有。比如中国菜。


这可以证明:科学并不一定就是解释、改造世界的唯一标准。比如在做菜这件事上,科学方法就被打败了。而且我们评价两者孰优孰劣的标准是非常清晰的:立足经验主义的实用主义。中国烹饪法做出来的菜好吃,技巧容易掌握。所以就赢了。


236、
有一种观点,说科学只是众多认识论中的一种,只相信科学,拒绝别的理论,不也是一种迷信吗?


什么叫“迷信”呢?不经思考的相信,不允许别人质疑,就叫“迷信”。假如一个人在没学过哲学史的情况下,认为科学代表了终极真理(在哲学中叫作唯科学主义),不承认科学的局限性,认为不能证伪的观点就是错的(我认为,不能证伪的命题仅仅是不可知的),那么这的确可以称作“迷信”。


237、
我们想想,我们什么时候才会追问人生意义?


也许是夜深人静的时候,突然想到人的一生短如朝露,对必然到来的死亡和虚无产生深深的恐惧,又不知道该如何排解。


或者是体验了一次纵欲之后,觉得人生就算再有钱再成功,欲望满足后得到的也是痛苦和空虚,不禁对人生充满了悲观。


或者是觉得自己正过着庸俗无聊的生活,有一种强烈的欲望想要摆脱庸常,却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或者你正陷于生活的泥潭中,觉得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苦役,永远看不到解脱的可能。希望能给自己经受的这些苦难找到一个价值依托,让自己吃的苦变得有意义。


总结起来就是,我们大半是在焦虑、恐惧、悲观、绝望的时候才需要追问“人生的意义”,来驱散这些负面的情绪。


238、
问题是,你以为天底下只有你自己才有过焦虑、恐惧、悲观和绝望,人民大众就没有过这些负面情绪吗?大众就不怕死吗?大众就没有空虚无聊,就没有对苦难的生活感到过绝望吗?


人民大众就不希望过一种自信、充实、快乐,觉得有意义的人生吗?


人天性趋乐避苦,人类发展奋斗千万年,你以为全体人类在干吗呢?不就是在干这一件事儿吗!不就是在通过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原则,尽—切手段来驱散各种负面情绪,追求充实和快乐的生活吗?


前面说过,假如这世上有一个易于接受,成本很小,又能给我们带来好处的思想,没有什么理由能阻止这个思想立刻在人类中传播开。你难道认为,在某本哲学书中还隐藏普一个既好用又能让每个人都相信的人生意义,大家伙儿都不知道,就偏偏等着咱们几个聪明人去发现吗?




239、
显然,更靠谱的结论是:老百姓平时应对上述精神困境的办法,就是这些问题的最优解



240、
我们都不需要有文化的人出手,随便拽过一个大妈,就把前面那几个问题都擴定了。


你问大妈:“我怕死,怎么办?”。大妈说:“怕啥啊!愁也是一天,乐也是一天,为啥不乐啊。”——她回答了,“追求快乐”就是人生意义,关注眼下的快乐,就可以不怕死亡。


你问她:“我觉得满足欲望也没什么意思,怎么办?”。大妈说:“人活着得有个爱好啊。你瞧我,天气一好就到广场上跳舞,身体好,还交了不少好朋友,多快乐!”——她回答了,“拥有爱好,锻炼身体,和朋友相伴”就是人生意义,这样做能避免孤独、沮丧和纵欲的空虚,拥有持久的幸福。


你问她:“我不想过庸常的一生,怎么办?”。大妈说:“我听不懂啊,啥叫庸常?平安是福,知足常乐。健康、没病没灾的,这日子不挺好吗?”——她回答了,“平常生活来之不易,因此平凡的生活并不平凡”,认识到这一点,就是人生意义。


你问她:“人生要受那么多苦难,有什么意义?”。大妈回答:“啥意义?我不懂啥意义,苦这东西,轮到你吃的时候你就得吃。反正吃苦总有个头呗。”——她回答了,“等到苦尽甘来的一刻。就是吃苦的意义。


上述并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这世上每一个不困惑的人,对这些问题都有自己的回答。您如果想最简便地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就去找各种人问一问,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答案就是了。


241、
心理学不能告诉我们,这世界有没有终极存在,不能告诉我们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当心理医生为你解答这些问题的时候,他考虑的不是这些问题的真假,而是该怎么回答才能让你的心里更舒服一点、更健康一点。这是标准的实用主义,对你效果最好的答案,医生就会当成真理告诉你。但是你相信吗?我们不信。


242、
我们天生喜欢怀疑,我们不仅追求自己的快乐,我们还想知道真相。


243、
同样的道理。面对上述负面情绪,信仰宗教也是最实用的办法,但是在没有有力证据证明神灵存在之前,我们也不信。所以,用实用主义回答出的哲学答案,我们不能接受。


244、
形 而 上 学 走 不 通 , 形 而 上 学 的 问 题 都 没 有 答 案 。


我们说过,形前上学的任务,是用理性思维去研究世界本质等“大问题”。形而上学走不通,也就是说,理性不可能回答“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有没有终极真理” “终极真理是什么”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等大问题。硬要回答,答案一定是独断论的,或者在推理上有错误。


形而上学家们研究了好几百年,就得出这么一个结论。


245、
实 际 上 , 所 有 的 形 而 上 学 都 会 陷 入 无 法 证 明 自 身 的 困 境 。


我们说过,经验主义者们的论断“只有来源于经验的知识才是可靠的”,并非来自于经验;康德用来批判理性的工具却没经过自己的批判;黑格尔讲辩证法,但是他的辩证法到最后却并不辩证;尼采说所谓的真理都是谬误,那他自己的理论不也是谬误了吗?逻辑实证主义用来分析语句的规则,经过自己的分析都变成无意义的了;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理论,是不能被证伪的;后来到实用主义的时候,罗素批评说实用主义以“是否实用”为标准评价真准评价真理,但是“是否实用”的标准是什么呢?如此追问下去,必然会形成无限回溯,得不出结论。


我们会发现,这种情况在哲学史上不是偶然,几乎每一个哲学流派,都面临着自己不能证明自己的窘境。那么,这种“怀疑者不能怀疑自身”的质问只是一种抬杠吗?如果我们是怀疑者,那我们把原则改成“我们可以怀疑一切,除了本原则之外”不就可以了吗?


246、
该怎么回答“人生意义是什么”的问题呢?最直接的答案是不可知论和虚无主义。


既然形而上学的问题都没有答案,那么就意味着我们不知道人类的一切知识是否可靠,这个世界就没有了终极真理,没有了本质,人生也就没有了意义。


247、
原因只有一个:终极问题没有答案,最聪明的人们追求到最后,不约而同地发现这是一条绝路。


248、
因 此 萨 特 有 一 句 名 言 :“ 存 在 先 于 本 质 。 ”


萨特是说:你们这些形而上学家们、人类的导师们,说什么人类的本质如何如何,人类的使命如何如何,都是不对的哦。你们说的那些根本就不是什么真理,只有人类的存在这件事,才是最最根本、不可撼动的事实。


在萨特看来,最应该关心的,是“我存在‘这事本身。


在形而上学毁灭之后,这世上没有了绝对真理,也没有了先验真理。世界上不再有什么确信无疑的事,只有“我存在”是毋庸置疑的。


实际上我们可以说,哲学到了这里,画了一个大圆,又回到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了。我们现在又什么都不确信,唯一确信的只有“我存在”了。


249、
那么,什么能体现“我存在呢?”


“我”这个词,严格说,指的是“自我意识”。前面说过,“自我意识”的前提,必须要有“自由意志”。


这个问题就变成了,什么能体现自由意志呢?


只有选择,而且是自由的选择才能体现。


如果您还记得的话,我们在讲克尔凯郭尔的时候就说道这个观点。正因为克尔凯郭尔也重视个体的存在,认为只有选择才能体现自己的存在,所以一般认为克尔凯郭尔是存在主义的先驱。


250、
既然有选择的自由,也就要对任何一种选择的后果都负责任。萨特的回答是,你任何时候都有选择的自由,你有牺牲自己生命的自由,你只是没选而已。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强迫每个人都要大义凛然地去牺牲,不,选择牺牲也是一种自由,也可以选择。问题不是你选择了什么,问题是无论选择什么,你都要为此负责任。


我们说“存在先于本质”,那是什么构成了“我存在”呢?就是我们人生中的既有选择。你自己选择了出卖良心,这个选择就成了“你存在”这个事实的一部分。你不能说这件事和你自己无关。


251、
萨特不仅强调自由,还强调责任。


252、
用《卡拉马佐夫兄弟》一书中的话说:“如果上帝不存在,什么事都将是容许的。”现在的西方社会,人们获得了史无前例的自由。萨特也说,没有什么绝对的价值观在束缚我们,人是绝对自由的。


253、
萨特提醒我们,既然有选择的自由,就要承担选择的责任啊。而且萨特还强调,不能逃避选择,哪怕是什么都不选,你也是在选择,也要承担责任。因此自由多了并不是好事,反倒因为责任的增多给人增加负担。这是现代社会精神危机的一个根源,也是很多人宁愿选择盲从偶像、盲从权威的心理动机之一。


254、
加 缪 最 有 名 的 观 点 是 , 世 界 是 荒 谬 的 。


这是什么意思呢?


假如这个世界上有终极真理,那么就意味着在这个世界里有某种高于一切,比任何事物都重要的东西。那么人的存在就是有目的的,目的就是找到这个最最重要的真理,或者按照这个真理的指导来生活。


这就是形而上学下的人生意义。


过去的形而上学家们,在相信自己发现了真理后,都认为人生是有目的的。比如宗教信徒认为,在教义的指导下生活就是人生目的;叔本华认为,对抗生命意志是人生目的;尼采认为,努力当超人是人生目的;黑格尔更是认为整个历史都是有目的的,个人的人生目的是去努力实现历史的目的。


可是,当形而上学不存在以后,这些目的就都不存在了。


这世上没有终极真理,那就没有什么必须无条件为之奋斗的目的,那么,人到底为什么活着?人到这个世上也不具备什么特别的目的。萨特就说,世间万物的存在都是偶然的。也就是说,稀里糊涂的,没有任何理由,人类和世界就这么存在了。


总 而 言 之 , 人 生 也 好 , 世 界 也 好 , 没 有 任 何 目 的 。


255、
然而哲学的结论告诉我们:人生其实是没有目的的。


256、
人类获取知识最基本的方式是听故事。问题是,人类能理解的故事有一定的固定模式。这个模式经过人类文明的千锤百炼后。早就同定下来:故事必须有开头,有情节,有高潮,有结尾。


任何一个能被大众接受的、听着比较“正常”的故事都得有这几个要素。


257、
无论人的存在还是毁灭,都是偶然的,根本不可能遵守好莱坞的故事结构。真正的人生,故事忽然开始,忽然结束,不一定有矛盾冲突,也未必有高潮和结局。人们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就会感到世界荒谬。对于普通人,最能让人感受到这一点的,是死亡到来的时刻。


258、
我们之所以有以上幻觉,就是因为我们本能地以为,自己的人生一定要有一个高潮和结尾,本能让我们无法摆脫这种想象。但这不是世界的真相。


259、
刚才,您对人生还有种种规划:未来想拥有什么样的生活,拥有什么样的伴侣,明年想去一个渴望已久的地方旅游;这几天有一件工作即将完成,有几部特别想着的电影还没有看;待会儿打算吃顿好吃的,等等。


突然间,一下子就结束了。


是不是有一种强烈的荒诞感?人生怎么就这么毫无征兆地、突如其来地、莫名其妙地结束了呢?我还有很多想傲的事情没有做啊!


然而这种事是有可能发生的。现实中就有很多人,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因为意外、急病,还没反应过来就死掉了啊。


260、
真 实 的 生 活 是 平 淡 的 。


261、
其他想象中的人生高潮也是一样。总之,我们对自己的人生的评价、规划,一定是个故事模式,一定有高潮和结尾。但现实并不是如此。当现实和我们的印象发生冲突的时候,荒谬感就产生了。


262、
那么,面对这荒谬的世界,我们该怎么办呢?


加缪的名篇《西西弗的神话》里讲了一个希腊神话。说西西弗被众神惩罚,必须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但是石头一到山顶,马上又自己滚下来。西西弗必须,再次重复这苦役,一直到永远。


加缪用这个例子来说明我们生活的荒谬。人们的世俗生活就像工人每天重复着机械的工作、却不知道自己工作的意义何在一样。解决办法是什么呢?加缪说,西西弗的胜利在于他意识到了这种荒谬,他从此不再是荒谬的奴隶,而是自己的主人。虽然他无法改变自己的处境,但是他内心是充实的,所以他可以在荒谬中寻找到幸福。


——说实话吧,我不太理解加缪的说法,我还是不觉得这有什么幸福。我个人的看法是,这世界荒谬是合乎逻辑的哲学推论,普通人是无法超越的。假如它可以轻易超越,那么也就不再是哲学的必然推论了。


也可以用咱们前面的逻辑来说:荒谬感人人厌弃,那么假如有一个容易的办法可以一劳永逸地超越荒谬,得到幸福,那每一个老百姓必然早就使用了。可是加缪过后这么多年,我们还是觉得荒谬感处处存在,这说明加缪的办法不大适合我们老百姓。


那该怎么办呢?我觉得唯一的办法是和大众的做法一样,自己给自己找到人生意义(虽然是虚假的)。用西西弗的比喻来说,我们只能在推石头的时候哄自己说这么做是有意义的,并且乐在其中。




这 个 哄 骗 自 己 的 借 口 , 就 是 人 生 意 义 。




263、
一个“人生意义”只有唯一答案的世界,是不是很可怕呢?
参差多态,乃幸福之本源啊。


那么,该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
我 认 为 最 有 效 的 办 法 , 是 逼 迫 自 己 直 面 死 亡 。


我们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其实就是在给自己的人生找一个目标,就是在问:“我为什么活着?”这也就等于在问:“我为什么不立刻自杀?”


加 缪 说 过 :“真 正 严 肃 的 哲 学 问 题 只 有 一 个 , 那 就 是 自 杀 。 ”


维克多·弗兰克是一名奥地利犹太人。二战的时候他被关进纳粹集中营,经历了地狱般的磨难后侥幸逃生。战后他成了下名心理学家。他在治疗的时候常问病人:“你为什么不自杀?”因为借助病人的回答,他可以“为一个伤心的人编织出意义和责任。”


264、
最后再说一句。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说:“人 生 问 题 的 解 答 在 于 对 这 个 问 题 的 消 除 。 ”


这个道理体现在生活中就相当于,人小的时候要问“人为付么活着”,长大了就不问了,不一定是因为知道答案了,而是因为某些原因让他觉得不再需要问这个问题了。



当 你 不 再 问 这 个 问 题 的 时 候 , 
或 许 就 意 味 着 你 已 经 找 到 了 答 案 。




评论

热度(22)